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世文-中国教师报
韩世文-中国教师报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113
  • 关注人气:1,0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纪涛老师讲教育新闻写作

(2009-05-26 21:17:08)
标签:

纪涛

教育

新闻

写作

媒体

记者

小题大做

大题小做

文化

分类: 散文·阳光不锈

作为教育媒体的记者,如何写出更多具有独家性、原创性的优秀新闻稿呢?5月21日,北京日报高级记者纪涛老师带着我们最近的几份报纸和去年北京市好新闻奖的参评作品,应邀来到报社,给编辑记者上了一堂主题为“选题策划和新闻原创”的课。课很精彩,更重要的是很有针对性,听来颇为受益。

作为北京市好新闻奖评审委员和本报社外专家评委,纪涛老师从同事的两篇参评作品谈起,后又涉及最近几期报纸报道中较为出色的作品,一方面肯定记者深入采访、善于抓细节、让学生“说话”的做法,又同时指出报道中关注面不深入、新闻点不亮、标题是“正确的废话”等问题。具体而深入剖析讲解真的会让曾经参与过报道写作的记者后背“冒汗”,也会让我们大家眼前豁然开朗——原来如此——曾经的一些通病需要修正,一些“浅显”的道理需要重新重视起来。

这其中,我和同事们最容易犯的问题,也似乎成为我们判断文章份量的一大标准——那就是采访专家。似乎所有话题性、问题性报道,没有专家的采访便不成为好文章,没有专家的点评便失去了报道的重要意义。而这些专家在文章中,大多时候充当的是评论员或者分析师的角色,而不是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专家”。这种现象既和采访者本人的选材角度有关,也和选择专家本身有没有建议的水平有关。通过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一线专家的指导和提醒,我们应该对此有所重视。

我从网络上的背景资料中得知,纪涛老师自1985年开始从事教育新闻报道工作,从一个普通的跑口记者到周刊主编、高级记者,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成长为教育新闻宣传领域的专家型记者。再加之做了我们报纸的社外专家评委,对报纸、报道文字都相对熟悉,所以她结合网络媒体、综合日报、专业媒体等媒体特性,理性地分析了报纸在专业领域内的优势,很有针对性的为编辑记者提出了新闻原创的秘方:“写出本领域内的独家新闻”、“坚持做好本领域内的调查”……

“做新闻就是小题大做,大题小做。专业报尤其需要小题大做。”纪涛老师的许多观点既是向前辈学习的成果,也是自己多年来工作经验的总结。什么是小题大做,大题小做?我们在实践中或多或少地有过尝试,但意识中并没有清晰的认识。经纪老师的点拨,心中一下子明晰起来。

对于全市甚至全国的大事件,我们可以深入调查,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这便是“大题小做”。我曾在北京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报道中尝试过,那篇通讯显然比以往的形式耐读,但是如何把握以小见大的度,大题做小而不显小,不显浅,还需要经常的学习与训练。

同样,我们也常常为了报道,将一些小题大做,但往往存在人为夸大、以点盖面的现象,使得报道某种程度上失真,既没有因小而动人,也难以进入优秀之列。

回头看看自己的报道和报社其他同事的新闻报道,好报道当然也有不少,但许多时候在大小关系的转换上存在着偏差,写作中也往往落入俗套,难以让专业报道在“小题大做”中变得精深和耐读。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还没有真正发挥专业周报记者的优势,沉下心,深入到基层做更多更细致的采访。没有足够选择的料自然做不出美味的“汤”来。

所以,具体到操作的层面——讲故事、写细节。“没有独家的新闻,只有独家的发现,一个新闻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一个首先能感动我们自己的故事;而标题就是新闻的眼睛,所以还要把我们的‘眼睛’擦亮!”纪老师的强调再一次提醒我们:做专业的报纸,就需要专业的精神,寻找独家的发现,讲述精彩的故事,最后“擦亮”我们的眼睛——起一个新颖而不是废话的标题。

许多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容易。而我们正是在这样的专业培训中不断学习、反思,从而进步。

还有一句话给我的印象深刻。纪涛老师在讲座中提到,解放前《中央日报》记者、美籍华人赵浩生先生在北京广播学院接受访问时谈怎样做一名好记者时说:“年轻人是跑新闻,而年龄大的人应该是想新闻,年纪再大一些的记者不是向你报告今天发生了什么,而是能够预见明天将会发生什么。”

以我现在的资历,还很难透彻地理解这段话,但我知道,“好的记者不是策划新闻,而是有预测新闻的本事”。当你拥有了准确预测新闻的能力的时候,你才可能成为某领域内真正的“专家“,甚至于权威。我希望有一天我和我的同事们能拥有这样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