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列之五:区域特色管理模式浮出水面

(2009-04-22 17:13:37)
标签:

区域

特色

管理模式

北京

区县

因地制宜

社会大课堂

建设

教育

分类: 专访·记者手记

“聚焦社会大课堂”系列之五:机制创新篇

北京市各区县因地制宜探索社会大课堂建设方式

区域特色管理模式浮出水面

 

    “主题教育课程化,实践教学常态化,校本课程特色化。”随着北京市社会大课堂的持续推进,各区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社会大课堂建设的有效方式:一是区县统筹、校本开发,以课程的方式深化大课堂建设;二是在应用社会资源的同时,着力用活教育内部资源,扩展学生的实践空间;三是以社区服务、社区活动为突破点,探索社区大课堂的建设方式。

社会大课堂着眼常态化

    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介绍,北京市将着眼于社会大课堂的常态化、长效性机制研究,完善组织领导形式,保证有部门抓,有人管。2009年,区县将把巩固、完善大课堂,形成相对稳定的具有区域特点的管理模式作为加强社会大课堂管理的重要工作。据了解,全市19个区县中,有10个区县的主管区县长任大课堂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亲自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推进大课堂建设。

    记者调查发现,海淀区在推进社会大课堂活动中,突出了“三个路径”、“四个融通”和“五个合作”。其中“四个融通”即在具体实施层面,强调综合性、实践性、针对性和开放性,大课堂建设与德育工作、课程改革、校外教育、学校管理相融通,构建整体育人格局。同时,在与资源单位合作上确定了“五个一”框架,即:一个活动项目、一座资源平台、一项合作课题、一支专业社团、一套长效机制。中央教科所的专家认为,海淀区抓住全市社会大课堂建设的契机,立足区情,强调大教育、大课程、大资源,实施整体育人战略,符合教育的发展要求。

坚持符合区情的运行模式

    昌平区将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展时间和组织管理上予以保障。该区还将本校退休的老领导、老教师充实到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管理队伍中,辅助学校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的管理与实施工作。

    延庆县教委主任马铁岭告诉记者,延庆县根据学生学段特点,按照必选基地和自选基地,采取学校统一组织和家长带领的形式,学校至少保障一次带领学生走进市级资源单位,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县级教育基地实践活动。

    东城区则继续沿用“蓝天工程”启动时的有效方式,先后成立47所“蓝天工程”博览课实验校,并以“1带2”的模式,即第一批实验校带动第二批实验校进行更深入的实验,进一步完善“博览课”个性化教材体系和评价体系。到2010年,该区所有中小学将全部开设“博览课”。

如何把这些已经形成的符合区情、因地制宜的领导方式和运行模式坚持下去,也将成为北京市各区县持续探索的一项重要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