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脱产”研修 “零距离”交流
北京第二批农村教师进城“留学”
市委市政府将发文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2月20日,北京市首批在城区优质学校完成研修的421名农村骨干教师获得结业证书,第二批近500名新学员同时开始了另一期“进城研修”,他们将在北京城区名校和研修学院进行为期半年的脱产研修,提高教育教学技能。这是记者从北京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城镇研修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赵凤桐出席了当天的大会并讲话,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利民做了工作报告,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线联平,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宋永刚等出席。
据介绍,农村教师城镇研修工作是北京市继2005年选派城镇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启动实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后的又一重大举措,于2008年9月正式启动,分别在北京城镇地区40所优质学校设立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站,首批421名农村骨干教师已经完成研修任务顺利出站,新一批学员即将正式进站研修。
据了解,北京市选派农村教师到城区优质学校进行研修,通过导师带教的方式,采用“零距离”的观察和体验,使农村教师有机会切身感受名师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深入学习和体会名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技巧,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实际教学能力,进而提高农村教育教学水平。
半年来,广大研修教师充分把握难得的机遇,虚心接受工作站指导教师的指导,通过常态课堂教学观摩,与导师一起研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学习是艰辛的,内心是幸福的,收获是丰富的,成长是必然的!”参加工作站第一期研修学习的顺义区马坡中心小学教师李军庆动情地说,“城乡教育的直通车开进了农村中小学,更开进了我们内心深处!”
和他一样,参加研修的教师普遍认为,工作站对于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非常有效。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多位同行的相互交流,提升了师德水平、教育教学和自我发展能力,拓宽了专业知识面,改变了教育教学行为。
与此同时,研修工作站学校和指导教师也获得了发展。北京小学常务副校长李明新介绍说,学校将研修工作上升为“事业工程”,精选导师、全心服务、用足资源。以“捆绑式”研修示范教学,以课题式研修引领发展,以阅读式研修开阔视野,传递给农村教师一种崇高的事业信念、一种敬业的工作方式、一种执着的专业追求。北京市特级教师刘莹担任了导师工作,她说:“在与学员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导师们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梳理了自己的教学思想,在付出的同时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据悉,为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近期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将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切实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维护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依法保障收入水平,改善农村教师医疗、食宿、交通等条件;切实帮助农村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
另据了解,针对农村师资的实际情况,北京还将逐步改善农村学校引进、聘用、选拔和培养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农村教师队伍稳定与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一线任教,弥补农村部分学科师资短缺,实现每所农村中小学有2名大学生的目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