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愿申请到灾区任教!”当四川汶川大地震让许多孩子无家可归的时候,当紧张的抗震救灾工作中第一所“板房学校”建起来的时候,身在湖南的教师吴春霞坐不住了——她想到灾区去帮助那些孩子,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我没有很多钱捐献给灾区人民——一个教师工资有限,但我愿意出力!”47岁的吴春霞说得很坚决,“也许湖南不缺少我一个教师,而灾区恰恰需要我这样的志愿者啊!”
吴春霞是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大堰当中心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业务娴熟,虽然已近知天命之年,但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不减,她说自己“不会因为年龄大而退缩”,也“有勇气接受挑战”。
地震发生后,吴春霞不断地从电视、报纸上看到许多孩子失去亲人,失去学校,“灾区的孩子太可怜了!”她动情地说,“首先我是母亲,当孩子有难,作母亲的该怎样呢?”去帮助灾区的孩子,“这是作为母亲的一种本能,爱孩子的本能!”“那里每个学生都像我的孩子一样呵!”
“我的女儿也要去支教!”吴春霞告诉记者,她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今年21岁,叫媛媛,刚刚从湖南涉外经济大学毕业。媛媛本想毕业后申请去贵州支教的,没想到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让四川成为重灾区。于是她改变主意,决定同母亲一起去四川支教。而和灾区的父老乡亲一起生活,再苦她们也没有怨言。
当吴春霞母女下定决心后,就开始寻求走进四川灾区支教的渠道。她们联系到本报记者,希望通过媒体帮助能够尽快走进灾区,帮助那里的孩子重建家园。“最少五年,最多就安家,不回湖南了!”面对未来不可预知的支教路,吴春霞依然表现得很坚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