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园生活课堂生活环境垃圾 |
分类: 专访·记者手记 |
“老师每到一处总喜欢记录漂亮的风景,今天来到学校呢,同样记录了美丽的一角!”年轻的 杨明老师来自门头沟区龙门小学,这节课是她在黑山小学进行的一节《品德与生活》的视导课,围绕着“垃圾与我们的环境”而展开。她首先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打开了关于校园的漂亮图片,随后又请大家谈谈校园的漂亮之处。正在同学们兴致颇高的时候,一张满是垃圾的图片顿时让他们唏嘘不已。由此而引出了关于垃圾“影响心情”、“危害健康”的话题。
二年级的学生们在杨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与引导下,逐渐进入状态。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课前调查家中生活垃圾的情况,分组合作,统计出各小组每天生产垃圾的总量,并用纸片代替垃圾袋,和老师一起贴在黑板上手绘的大大的“地球”上……
杨老师还用数据说话:现在仅是北京,每天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达到一点六八万吨。学生们在不断的惊呼中想象着生活在到处都是垃圾的地球上的情景,并逐渐通过对生活的观察认识到地球环境的空间有限,而我们人类则需要尽量减少制造生活垃圾,保护生活的环境……
整堂视导课进行的很顺利,杨明老师在课后的反思中却发现了一些的不足,“我希望每一堂课都是层次清楚的课,这节课在主线把握的不太好,教学目标设计还不够明确。”“但生活是最好的教育者,希望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思考能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