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苹果园中学校园大门口见到刘志成校长的时候,他正要送高三毕业班的教师去春游,虽然起风了,雨也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但他依然坚持做完了这件事。他告诉记者:高三老师的压力太大了,好不容易组织一次春游,让他们好好放松放松——这大约也算是教师眼中刘志成校长对老师关爱的一种体现吧!
我们的采访随后在旧办公楼的会议室进行,很朴素的地方,同样朴实的谈话。刘志成从北京市第九中学调来苹果园中学任校长不过四年时间,但在他的言语中,却时时透出对学校、对师生浓浓的感情。他所倡导的“民主管理、师生共进、关注人生、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也成为他津津乐道的地方。
民主管理 创建和谐校园
2003年7月,为加强苹果园中学示范校建设,时任北京市第九中学副校长的刘志成调任苹中校长。刘志成首先带领大家修订示范校方案,确定了“民主管理、师生共进、关注人生、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目的是通过民主建设,更好地以人为本,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建设和谐校园。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是学校不断发展的保障。”刘志成与支部书记一起,坚持教师参与民主管理,学校重大决策前广泛征询人大代表、民主党派、教师代表意见,最大限度地代表群众的意愿,团结和凝聚教师队伍。在几年教代会上审议的校长工作汇报、内部工资调整、音体美科奖励方案都获得了100%的赞同票。
“任何一所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都有赖于教师群体作用的发挥,群体是个体组成的,让每个个体的智慧和力量都能释放出来,聚拢为教师群体的效果,学校工作就会出现热情高、人气旺、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在刘志成眼中,“培养大家的民主意识很重要,这是社会的发展方向”。“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其民主的意识得到强化,学校也会形成民主和谐的气氛,也就特别利于学校实现教书育人的任务。”
由于他在北京九中工作了二十年,与九中有很深的感情,初到苹果园中学,在谈到学校建设时总喜欢说九中如何如何,苹中的许多老师不能接受,有人私底下给他提出来,他认真听取,果然在以后的工作中再很少提及。
学校两位原任主任的教师,在聘任中落选,刘志成和党支部书记多次做两位教师的工作,使他们能正确对待,同时考虑他们的经验能力给予合理安排。在刘志成的带领下,学校党政工团坚持细致的人文关怀,积极做教职工的思想工作,对困难和生病职工及时慰问关怀,赢得了师生的信任。
在学校的民主管理中,“对学生的民主并不意味着放松对他们的管理”,相反,“没有严格的管理就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纪律严明的学校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只是管理中,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方法可以灵活一点,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同时,刘志成坚持依法治校,不断规范收费等工作,每年向教代会公布财务、基建、招生情况,顺利通过了教育收费检查,学校因此还被评为市依法办学示范校。
坚持传统 不断创新发展
刘志成刚调进苹中时,他就敏锐地发现:“拼搏敬业”是这里教师的团队精神,“管理有序”是这里的办学优势。为弘扬苹中教师的敬业精神,他专门组织召开了全国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李秀娟老师管理思想研讨会。以李老师的榜样,带动广大教师。他善于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注重依靠学校的干部和骨干教师,很快融入了这个新集体。
紧接着,刘志成积极引领广大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倡导教师开设了近四十门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课程,出版了一批校本教材。大力倡导和推进了学生社团活动,现在有学生社团80多个,90%以上的学生都参加社团活动,这些活动在石景山区的学生教育活动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响;为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荣辱观意见,学校为每个学生制作了“八荣八耻”小卡片,组织了相关的征文活动;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校在苹果园社区、在门头沟河南台村、在北京军区某部队建立了实践基地,学生参加初中活动的照片被张挂在学校楼道里。为从实际出发,增强德育效果,在刘校长的倡导和组织下,高一年级开展了星光轨迹协同教育;高二年级试行了导师制;高三年级心理调控与学法指导活动,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也把教师的工作统一在各年级的教育主题中,大家齐心协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为进一步扩展学校办学特色,发展学生特长,学校举办了高中英语和美术特长班。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支持开展网上心理咨询活动,并装备了温馨和谐的心理咨询室,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的一处亮点。
谈到创新教育,刘志成校长特别指出:教师必须履行好“引导之责”,即以身作则,行不言之教;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还要讲究教育策略。但“我们做教师的要先学会尊重,然后才是引导。”
“当我们以关爱之情、平和之心,耐心细致,谆谆教诲学生时,即便学生不能全部感化,立即转变,他往往也不会马上顶撞,坚拒批评,形成对立。”惩罚不是不可以用,要用得好,就是让被罚者心里认可。
“如果我们的老师方法策略得当,避开或者说软化学生的逆反心理,丢掉简单呆板的说教,学生的积极一面得到扶助开掘,我们的教育现状,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自觉学习 做科研型校长
刘志成每天坚持要做的重要工作有三项:巡视校园。每天的教学秩序、环境卫生状况及时掌握;听课并与教师谈话。他一学期听课都在60节上下,他觉得多听课才能及时了解并把握教学实际,多与教师谈课,才能更好地引导教学;读书读报。他的报不多,《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每天必看,一把剪子帮他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文章,一些老师更是对他坚持不辍的剪报习惯佩服不已,就是这样天长日久的集报学习,帮助他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增加教育经验,他在管理及教学中运用的理念常常是最新的,工作中、会议上他的讲话总能让人感到结合实际,角度新、说服力强。在北京教育学院校长高研班学习中,他研究了教师参与民主管理课题,获石景山区党建论文评比二等奖,他的《潜心研究学生思想状况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论文,获石景山区教育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一等奖。
刘志成觉得教师就是一个每天都要学习的职业,离开了学习,教书、管理必然都做不好。他积极倡导教师用科研武装自己,推动工作,参加区EPD研究课题会议,他在会场上就起草了申请加入研究的报告。他引导教师“以研究的目光看每天的工作,看教育”,通过对比等方式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发现学生的差异,随时调整,随时解决,这样就能保持工作的新鲜感,不断地“体验研究的乐趣,享受发现规律的喜悦”。现在学校近80%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学校科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已经成为北京教育系统科研先进单位。
无私奉献 创造美好明天
老教育工作者吕型伟先生说:“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某种程度上来说,刘志成正是这句话的践行者。在他担任苹果园中学校长的四年间,他的心血和汗水与苹中交融在一起,他为学校教师改善了生活条件和待遇;学校新楼工程、旧楼的装修、水暖电路、道路、绿化都渗透了这位校长的心血;为了选一块合适的地砖,为门厅一处主题墙,他还要亲自顶烈日,跑几趟建材城;学校操场护网上“生命在于运动,健康由我做主,让锻炼成为习惯,给生命增添光彩”的标语,也是他和体育、语文老师切磋再三而酌定的。一位校长民主、务实的作风与对学校事业的敬重就包含在这一砖一瓦、一言一行中,而他朴实大度、细致坚毅的校长形象也逐渐深入人心。
在他的带领下,2004年、2005年苹中连续两年取得石景山区高考总上线率、总录取率第一名。仅2005年学校即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高三年级组)、北京市教育系统科研先进单位、北京市健康促进校、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北京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石景山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6年11月,苹中迎来了建校50周年大庆,校友云集、高朋满座、盛况空前。庆祝活动展示出了一个新苹中的发展活力,也让广大师生看到了苹中发展的美好前景。刘志成校长希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奉献,同时享受较高待遇的教师队伍,在继续办人民满意学校的目标的指引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成长,全面提升学生品质,不断谋求师生的共同发展!
相信这样一位不满足于固有管理经验,拥有民主意识和科研意识的科研型校长,一定会带领苹中的师生向着他更高的教育梦想不断前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