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五通桥的摩崖石刻资料时,发现犍为有一处唐代石刻,位于金石井镇铁山东麓。在高德地图上发现罗城镇铁山附近有个千佛岩。我利用周末时间开车找去,没想到要经过罗城镇,早知道上次去罗城的时候就一起规划线路了。
经过罗城镇后,就是盘旋的山路、连续的坡道,我开得小心翼翼。到了目的地,发现金井村,原来金石井镇2019年已经并入罗城镇了。
早在西汉元封元年(公元110年),犍为郡之南安县疫冶铁官于金石井。置县时,由于此地冶铁业兴旺,又曾设冶铁官,故名冶官县。冶官县从置县时起,至南宋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撤销,存在时间达800多年。
金石井镇出土文物大量是战国时期遗存,证明金石井具有至少3000年以上历史。据《犍为县志》记载,金石井有千佛崖、八角坟、战国墓、飞鼠洞等四大古迹。
金石井镇境内有犍为县唯一尚存的唐代摩崖石刻,距今1100多年。212尊佛像经长年风雨剥蚀,加上曾被人为破坏,受损严重。佛像中不少观音菩萨,有的一尊一龛,有的一龛数尊,有如意观音、水月观音、滴水观音、玉印观音、净瓶观音、千手观音等等。众多观音菩萨聚集金石井的原因是传说当时金石井大乱,群众盼望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所以大造其像。2006年千佛崖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石井镇战国墓有壁画和文字,墓顶有铁环。墓地方圆20多亩,地势高于周围。其出土陶器:盒、罐、盂、钵、碗、壶等;铜器:刀、剑、戈、矛、釜、甑、鍪、斤、凿、钺、剑、斧等,以及铁锸和装饰品等,特别珍贵的是4枚铜印章(巴蜀图语)。1985年,墓群发掘的大量珍贵文物,运至四川省博物馆收藏和展出。1986年5月21日,战国墓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柏林村1组。据民国版《犍为县志》载:“此洞深不可测,内阴河一道,高低广狭不一,里人苏某等约数人往探,行数里,飞鼠扑灯,未竟而返。”据解放后《犍为县志》载:“县境多溶洞,金石井的飞鼠洞名列较大溶洞之一”。
说实话,看了这个介绍,反复看,没找到最大的龛
崖墓石刻沿015乡道,在路边的石壁上东西排列。从西到东,以我看的顺序依次介绍。
看到的第一个窟,与其他连绵的窟有些距离,已经破坏一半了
后面的龛窟都在连续的石壁上
从西看东
回来一壁壁的说


石塔




转了几张微信“知行古镇”的图片,图下方有标注的是他的,没有标准的是我拍的。下同。

中间这个区域很像一块石碑,后期在碑上开龛

右上角有个图案,看不清是什么
下方有口水井

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力士

这是介绍板上的2号龛,最为精美


基座的莲花生出很多枝蔓,托着许多小佛像,有点像巴中南龛石窟的造像


内壁上方是天宫楼阁,可惜漫漶不清,还是夹江千佛崖的保存比较好
公路下方有个平坝,方便停车,远处是金石井镇的老场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