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产业走出国门的家庭作业
(2008-07-10 04:32:47)
标签:
杂谈 |
分类: 茶余饭后 |
我们的社会心理一直有着浓重的“走出国门”的情结。哪怕只是卖到了海外的“中国城”里,也就会因为“远销海外”而身价倍增。所以,“出口创汇”也就成了许多民族产业的目标。美国的IFT本来是一个“国家级”的食品行业组织,因为其影响力巨大而逐渐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IFT在举行技术年会的同时会捆绑进行一个食品博览会,有越来越多的非美国企业参与。
虽然已经从大会手册上知道会有中国企业参展,在展厅里看到巨大的“CHINA”展区时,还是有一点激动。我主要是参加技术年会的,博览会对于我来说只是休闲的场所。没有任务,也就有了时间特别留意一下来自祖国的展览。可是在“他乡遇故知”欣喜之后,更多的是遗憾。对于这些企业参加博览会的意义和后果,不仅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博览会里分成一个个的展区,一般来说每个企业会租用一个,然后尽情挥洒自己的特色,尽量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中国的企业则是共同租用了两个展区,然后再在展区内分成若干个小摊,每个企业使用一个。平心而论,整个展区的布置还是耀眼醒目的,但是两个展区整齐划一,每个小摊的布置几乎完全相同。即使是企业名称,其字体字号都完全相同。许多企业的名称本来就是中文拼音,在英语里既不好念也不好记,即使对于我这样特别留意的人也留不下印象。相信对于老外来说,甚至搞不清楚这是不是一个企业的展区,否则怎么会那么地“格调统一”。
在每一个小摊上,布置也相当相似:墙上是主要产品名单,桌子上有一些企业介绍,外加几盒名片。两三个工作人员,目光躲闪地值着班。一般而言,其他公司派到这种博览会的人员都是能说会道,非常热情,刚一靠近他们就会用目光迎接你,只要你停留在他们的展区前,他们就会迎上来介绍。我们的工作人员则是目光游离,好像有点怕人来提问一样。即使有人去看他们的产品介绍,他们也静静地呆在一旁。甚至于,有的工作人员干脆跑到别的摊位前和其他同胞窃窃私语。整个展厅里,可能就是这些中国企业的摊位前最为冷清。
我拿了几份产品介绍,一般都是中英文对照的。对于这种产品介绍,很多在中文里看起来很通顺流畅的话,一旦直译成英文感觉就很怪异。这里面有读者对象的因素,也有文化差异的因素。此外,还有一些行业管理的因素在里面。有一家企业的产品介绍里,就象国内的广告那样列出了一堆似是而非的“保健功能”。而在美国,不管有多少“研究表明”,不管有多少“政府先进”,只要没有FDA的认证,都不能宣称自己具有某某功能。而食品的保健功能,我的印象中FDA只认证了一项。这样的宣传,如果产品卖不出去还好办,卖出去了一定会有竞争对手来起诉虚假宣传。在我看来,企业的产品介绍,一定需要另起炉灶,按照国际惯例来写。
其实,说到底,还是企业规模的问题。我所知道的那几个国内的大食品公司并没有来,象这些年销售额几千万人民币的企业,在食品行业中走出国门也很难有什么竞争力。成熟的食品企业都是“薄利多销”的,必须通过规模来保证品质。年销售额几千万人民币,基本上没有能力进行什么“自有知识产权”的开发,一般只能使用一些过期专利来生产。依靠国内劳动力便宜的优势,在本土或许能够赚钱,走出国门,没有了“主场优势”,很难想象如何立足。博览会里还有一家中国企业,销售额能达到一亿美元左右,在美国和欧洲设立了分公司,他们就有自己单独的展区。从他们的摊位和产品来看,就要好多了。
食品和汽车一样,我们的民族产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实力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没有独有产品就只能依靠盘剥工人来盈利。卡夫的年销售额高达几百亿美元,所以养得起庞大的研发人员,每年都可以推出新产品,甚至引导消费潮流。象那种年销售额几千万人民币的小企业,即使不吃不喝也很难维持研发的进行。即使是这种出国“博览”,对于他们来说也会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当然,或许我只是杞人忧天。如果出国参展只是为了来看看国外的企业是什么样子的,或者只是作为一种福利让领导和一些员工游玩一趟,那么也算实现了目的。如果真是为了拓展海外市场,那么在“走出国门”之前,实在还有太多的家庭作业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