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无心45
云无心45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829
  • 关注人气:16,6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根深蒂固的认知受到挑战----由冥王星谈到中 医

(2006-08-26 12:37:21)
分类: 案头之山水

这几天有关冥王星的议论热闹非凡,严肃的声讨与幽默的调侃随处可见.好像反对把冥王星从行星中剔除的占了多数。很多人觉得九大行星的说法已经根深蒂固,现在开除冥王星从感情上无法接受。有的声讨天文学家的无情,甚至说原来过去学的都是扯蛋。其实无论冥王星是否被认为是行星,对冥王星本身都毫无影响。冥王星依然按它自己的轨道运行着。科学只是人类对於自然界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本身是有可能出错的。而科学的意义就在於不停地修正错误,所以科学才能够不断进步。教科书只是当前的科学界公认的知识,并不绝对就是正确的。认为永恒不变地正确的,那是宗教,因为宗教存在的基础是而不是事实。其 实冥王星被当作行星本身就源于一个错误,这种错误对於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来说,并不是不可以接受的。纠正这个错误的要求已经被提出了很多年,而到今天才得到解决。

在科学上,纠正前人错误的认识是科学进步的基石。大科学家有犯错的时候,根深蒂固的认知有错的时候。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远的有亚里士多德,近的有牛顿。以前有燃素 学说,后来有蛋白是遗传物质。每一次纠正错误的认识,都会引起广泛争议。科研中这样的例子更是随手可见,我们实验室的一个硕士最近还证实了一个被许多文献接受的说法是错的。只不过,许多这样的修正只在于学术圈子里,大家也很容易接受。而一旦进入了公众视野,问题就显得严重得多。因为公众总是认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正确的,一旦与之不符,就都有了一种为之辩护的冲动。就象家里的长辈接受了珍奥核酸的欺骗宣传,就坚定的为之辩解,即使面对的是自己研究生物学的子女。

另一个争议激烈的话题是中医。在我看来,目前的争议双方根本就在各说各话。反对中医的一方所持的是科学标准,而捍卫的一方则根本就不承认这个标准。按照科学标准,中医的确是不能称为科学的,因为中医的理论,诸如五行”“寒热 虚实等等,根本就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这是不容于科学的。而中药,成分与作用副作用的不明确,更是医学科学所不能接受的。从小就接受中药无副作用的说法,从感情上真是很难接受中药的种种危害。但是,几起确认的中药毒性案例,又不得不让人认真地看待中药的毒副作用。硫黄解毒丸、龙肝泄胆丸、还有最近的复方芦荟胶囊,几乎将中药的海外前景消磨殆尽。只是不知道,这些有毒成分的来源,是药方本身,还是生产过程中的失误。西医西药的副作用与风险基本上是可知可控的,而中药,至少就目前的状况来说,是不可知的。所以,在我看来,中医的风险是大於西医的。

但是,我丝毫不怀疑中药是能够治好病的。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一两种可以用来止血的物,而且多次使用的效果还是很好的。至於跌打损伤,一般也还是依靠中医的,毕竟要便宜一些。其实各个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也都有类似的医药技术。这些技术,确实仅仅是一些经验而已。有人一针见血地说中药实质上是一种食疗 可能有效、可能无效、还可能有害。这些因素的不明,导致了风险的不可知性。所以,自然也就不能称为科学。

一直以来都把中医当作中华民族的瑰宝,发现中医面临着这许许多多的问题,是很多人难以接受的。说中医是伪科学未免过於极端,但是说中 医是科学也是自欺欺人。要让中医真正能为人 类服务,改变对中医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吹捧是当务之急。只有敢於面对中医的问题,打破心中的圣像,让中医去接受科学的标准,中医才能够得到发扬光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鹧鸪天
后一篇:图解夹沙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