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小说连载:走出死亡(十四)

标签:
原创网络小说自传体生活积淀学校与家庭教育单亲家庭自信情感 |
分类: 风雪故事-小说剧本 |
纪实小说连载:走出死亡
十四
我走进一个方寸之地,这里只有几把椅子和一张桌子,桌子上有扩音机和话筒。
在这方寸之间,我仿佛看到一片片人群,看到那无数双家长们的眼睛。对着话筒,我清楚自己绝非在这里自言自语,娓娓诉说的这另类“经验”正在通过这里的扩音设备传到各个教室。自己的发言会在家长中产生何种反响呢?心中茫然。
散会了,我和已经被特批为少先队员(学校近期没有发展队员,这一批只有她自己入队)的女儿思思一起回家。
邻居关嫂追了上来,“老伯(当地方言,意为‘老叔’),刚才讲话的是你吗?”
“是呀,关嫂见笑了。”我说。
“哎呀,你讲得太好了,我听得都掉泪了!”她说。一路上也始终在唏嘘不已。
身后,三三两两结伴回家的家长们指点着我也似在议论着什么。
几天后,女儿又带回了学校的通知,要我修改这份发言稿,上报区里。
于是,思想生出双翼,再次飞回逝去的时空。我拿起笔,想到文章要升华,手便不住发抖。思想无形态,若有形态只会用文字去表现;文字是语言,而语言是那关于死亡的记忆,是那与女儿生离死别般的父爱。情到浓处,泪水潸然而下,一次次浸湿了稿纸……
区委小礼堂,有关“三结合”教育的会议。
会议是司空见惯的会议,发言是习以为常的发言,台下是耳朵听得起了茧子的听众。
我坐在发言席,游目四顾,发觉主席台上只有我一个家长。台下,我看到了女儿学校的几位领导和老师,还有一些面熟的学生家长。思想无极限,就好像宇宙无极限;如果宇宙有极限,那么宇宙的极限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会场上,不知每个人心中都在想着什么?
各位领导的讲话在逐个进行,不耐寂寞的会场渐渐出现了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声;还有一些人来此的动机,则好像就是为了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
此时,也恰恰轮到了我的发言。
我为了与家长们形成默契以达到互动效果,故意采用当地口音念稿;起初,收效甚微。
我在往下念,稍显躁动的会场逐渐静了下来,接着我看到一些女家长在掏手帕。
我再往下念,已静下来的会场却响起了断续的女性抽泣声,有的男性也摘下了眼镜在抹眼睛。
我也动了情,哽咽得几乎要念不下去了,此时又突然看到台下的女儿;她的臂上已经戴着中队长的两道杠,几乎哭成了泪人。我经过几次停顿来稳定情绪,才终于把稿件念完。
随后是区领导总结性发言,她在讲话中多次谈到我的发言,还口口声声称我为模范家长。
我心下忖道,“只是我为培养孩子的自信尽了心,只是我能把父女之间情感历程写出来,又哪里模范了?而孩子前些天还不是少先队员,现在已经是少先队的中队长了,唉……”
散会后,我被家长们包围了。
大家向我问这问那,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能有什么经验可以向他们介绍。
一位男性家长握住我的手:“哥们儿,你讲得真生动,把咱们做父母要说却说不出来的话都说了。说心里话,别看我在厂里是车间主任,抓生产还行,可就是讨厌开会,一开会我就睡觉。不怕你过意,在你讲话之前我一直打盹,直到你开始讲时,我也没听清讲的什么。不过后来,哎……别说,我还是第一次听这样的讲话!”
人渐渐散去,我领着思思正要离开;看到一个始终在一旁默默伫立的人微笑着向我走了过来,此时才看清,是雪。
“你出差回来了?你的孩子又不在这个区上学,你怎么到这里来的?”我说。
“是的,我早就来了,是孙老师告诉我你要在全区会议上发言。我怎麽来的?呵呵,我是谁啊?还有我办不到的事?难道他们还会逐个检查身份证吗?”她说,“你讲得确实不错!今天我请客,给你祝贺好吗?”
“好吧,”我说,“谁请客倒无所谓,去哪里?”
“去麦当劳,新开业的,咱们去那里吃那洋快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