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不能够以剥夺何川洋受教育的权利进行惩罚
重庆高考状元何川洋因父母为其民族身份作假被北大拒绝录取,这件事很是令人难过。要知道能够考出状元那样的高分,孩子必须付出多大的努力啊。更何况,北大在没有彻底了解民族作假的主体是谁,就以株连的方式将孩子一闷棍打死,对孩子是很大的伤害。
北大还说,希望所有考生以此为戒,做诚信之人,行正义之事。并鼓励何川洋同学积极面对现实,从自身找原因,改过自新,努力在今后的道路上不再犯原则错误,做一个真诚正直的人。未来的道路上,北大依然欢迎他!”北大的意思是今年你就免了,明年再考,我欢迎。
从公开的消息可以看出,民族身份作假事件发生在何川洋初中的时候,那时候的何是一个完全没有成年的孩子,对于当时还没有成年,完全没有自己主张的孩子,北大凭什么说让何川洋从自身找原因,改过自新。
也许,对于民族身份问题,当时尚未成年的何川洋同学根本就不明白,完全被其父母所蒙蔽,很有可能,他原本就认定自己是土家族。他不是说了吗,自己的爷爷奶奶的衣着打扮和当地的土家族无异,就认为自己是土家族的后裔。
改民族身份的事情,何的父母是否征求过孩子的意见,是否交代明白为什么要进行民族身份作假。估计没有,因为以中国父母思维行为习惯来看,很多事情根本不会和孩子商量,自作主张说了做了算,作为北大应该懂得中国的国情。
北大如果想做真诚正直的北大,想做诚信的北大,想行正义之事,在对何川洋同学作出处罚之前,应该认真深入地进行调查,了解事件的原委,调查清楚作假的主体是谁,了解何川洋同学是否参与了作假的过程,是否默许接受作假的行为,如果事件整个过程何川洋同学都没有参与,都不知情,那么,可以说,何川洋同学本身也是受害者,因为这件事,他的名誉受到了损害,北大不应该以拒绝录取的方式来加害受害者。孩子本无过,为何要改?从何改起?
这种民族身份作假的事情应该就事论事,谁做错了就要惩罚谁,不能够搞株连,让孩子上大学或者是不上大学,一定要在严谨调查的基础作出决定,不能够草率,毕竟这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如果孩子真的是无辜的,北大这么做就有可能毁了人家一生。更何况,北大声称执行教育部的规定,拒绝了何川洋,其他学校也可以按规定拒绝录取何川洋同学,看来何川洋今年上大学是没戏了。何川洋在听到消息之后心情的难过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绪之下,要想在明年考出个好成绩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教育,原本就是教书育人,孩子即便是犯了错误,也可以在他入学之后,进行严格的教育,让孩子认识错误,放弃错误,走上正规的道路,而不是以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力来惩罚他。更何况,这个错误是否存在,尚无定论。
如果采取的是以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来进行惩罚的话,那么,是否意味着这个孩子明年即便是再次考出地方状元那样的高分,北大以及其他的大学仍然可以曾经犯的错误拒绝录取他,因为,孩子去年犯了错,错误已经存在了,不可抹灭。
父母为何川洋同学作假民族身份之事是在分数出来之前就已经发生的,在加分结果尚未形成的时候就已经被阻止了,属于行事未遂。未遂之事按成事来处理本身也是不公平的,刑事案件未遂和造成危害结果的,在量刑上也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从公开的报道可以看出,民族身份作假是何川洋同学的父母所为,没有证据证明何川洋同学参与了此事,如果惩罚其父母,惩罚作假当事者,免这免那的,甚至罚款都是可以的,唯独不能够惩罚的是何川洋同学,更不能够以剥夺其受教育权利的方式来惩罚孩子。
孩子年纪还小,他可能不明白事件的根本,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对他的这种处罚,这样的处罚有可能在其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如果出现那样的结果,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的都是没有益处的。北大,还是应当三思而后行。(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