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朱小央
朱小央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905
  • 关注人气:5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州应尽早出台官员房产申报登记事宜

(2009-04-16 11:27:57)
标签:

房产

旧城改建

官员

舆论

温州

杂谈

分类: 财经时评

                   温州应尽早出台官员房产申报登记事宜

 

    温州应尽快出台官员房产申报登记事宜 温州旧城改建指挥部将多余安置房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官员,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借此机会,温州应该尽早出台官员房产申报登记事宜,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监督,另一方面,可能有助于房价的平稳运行。

 

    目前,所有舆论都指向温州旧城改建指挥部,温州在旧城改建中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和商业运作这种混合型的模式,旧城改建指挥部下设规划、开发、拆迁、工程、督查、预算、国资、法制等若干部门,负责对温州市最繁华路段的拆迁安置进行总体设计和具体施工。他们下属的几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作为国有企业直接负责安置房建设销售。此次官员购房团涉及的解放南路地段,即由温州房地产联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开发。

 

    在多余房源的销售过程中,他们采取的是不透明,内部销售的方式,虽然有文件规定,这样的销售方式是违规的,但是缺乏监督,这就成为了腐败的根源。从九十年代开始旧城改建至今,旧城改建指挥部就出了好几位贪官,出逃国外的杨秀珠就曾经担任旧城改建指挥部指挥。


    其实,岂止是旧城改建指挥部,更大的权利寻租空间还有安居工程建设指挥部和城市中心区建设指挥部。后者同样是政府主导和商业运作的混合体,这些指挥部直属于政府,是一个行政机构,但它负责商业开发,又俨然变成了当地最大的开发商。这些指挥部利用建设安居房和市委市政府办公楼的机会,获得无偿划拨的土地,将大量剩余房源通过内部低价销售的方式卖出。这些房子目前市场的平均价格都升至每平方米两万元左右。

 

   目前,温州有权力的官员手中持有几套房子,资产上千万元,已经属于平常事了。这也就不难理解,温州的房价在宏观调控以及猛烈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现状下,还一直不停上涨。刚刚拍卖成功的一方土地其楼面价每平方米就接近两万元了。

 

    稀缺的房屋资源被官员垄断了,垄断了的房子大多数被官员库存了。因为,他们不缺现金,而从长远来看,房屋总是能够增值保值的。再加上这些权力在握的官员们正是政策制定者,他们可以利用政策进行市场导向,控制房价的涨跌。比如,控制土地的投放量等等。让房价一路不停上涨,使自己的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

 

   记者在采访相关部门了解到,温州官员低价购房事情九十年代就出现过,温州市纪委曾经为此牵头进行调查,调查完毕,要求官员补上差价。应该下不为例的事情却继续在进行着,这就是缺乏监督的权利使之然。

 

   温州纪委一位官员称,低价购买多余安置房的官员很多是省管干部,即便认定他们是违纪违规的,温州纪委也是奈何他们不得。他们寄希望舆论的监督,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让官员们利用权力寻租的行为得以遏制。

 

    舆论监督显得十分重要,但是,舆论监督的前提就是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在暗箱操作下,媒体也是十分无奈。因为媒体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无孔不入。所以,乘着温州官员低价购买安置房被曝光的东风,温州市委市政府应该向上海学习,尽快出台文件,让官员的房产进行申报登记,申报者必须写明自己购房的时间、价格、房源信息以及折扣等相关情况。不仅是其本人所购买房源,包括其配偶和子女的购房情况都必须一一禀明。这样便于上级领导掌握情况,也有利于舆论的监督。(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