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应该执行严格的退市制度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公布,这一味着创业板开张营业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这几天,围绕创业板的讨论上市成为主要财经新闻,有的称,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门槛太高,无法和主板以及中小企业版区分,有的担心创业版会分流主板市场的资金,等等,不一而足。
看了《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后,感觉很详细,整个办法分五个章节,共58条,林林总总,很是详细,发行条件、信息披露、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甚至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都包括在内了,唯独缺了退市要求这个重要的环节。办法只是轻轻提了一句由证券交易所制定适合创业板的上市、交易、退市制度
无论是主板市场还是中小版市场,似乎缺乏的就是退市制度,虽然制度是存在的,实际上几乎是名存实亡。三年亏损戴ST,又亏损加*,然后就是企业的不断重组,股价在重组的消息诱惑下,不断被拉升,不断重挫,如此这般,几年折腾,也不见退市。导致不明就里的中小投资者亏钱无底洞。
如果缺乏严格的退市制度,看看这个新的管理暂行办法,他几乎和主板以及中小企业版,没有多大区别,无非是盘子小点,上市门槛低一些。写在纸上的条例都是十分理想的,什么上市公司要诚实守信啊,要依法披露信息,信息披露要准确完整,保荐人要勤勉尽责等等,不一而尽。天天都在提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但是实际上远未做到。这就使得我们的市场至今还停留在赌博的概念上。
曾经有段时间,那些民营企业害怕上市,因为上市后,企业就要公开披露信息,暗箱操作难度大了。而且,企业也害怕弄不好要退市,一旦被摘牌,接下来企业生存的难度就加大了,还失去的面子和信誉。现在的民营企业则是争相上市,因为他们看到,无论如何,退市不太容易出现,除非你真的很想退市。只要一上市就可以永远呆在这个市场上,没有钱花了,可以再融资,企业做烂了,还可以重组卖壳。如今进入全流通时代,做烂了的企业大不了我不要,抛了股票走人。再想办法办个企业再上市,我有关系,我路子野,我怕谁。
记得当初中小企业版刚开张,某个上市公司通过作假上了市,证监会也没有让他退市,一直混到现在,好好的,该怎么还是怎么。如果即将开张的创业板也是这么个光景,那和中小企业版,和主板又有什么区别呢。在美国的创业板,在一定的时间内股价如果低于某水平,或者虚假信息披露,信息披露不完整即使等等,就要被直接摘牌,没有后门可走。其他有着创业板市场的西方国家也是严格执行退市制度,没有商量的余地。
管理办法称,要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因为创业板企业存在着业绩不稳定、经营风险、退市风险三大风险。其实,在我们的资本市场上,业绩不稳定,经营不善,在信息披露之前,似乎和股价没有很大的关联性,只有退市这一项,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来说才是最大的共同威胁,在这一点上,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上市公司被摘牌,投资就有可能血本无归。未来的创业板市场,应该有着良好的被严格执行的退市制度,而不像如今的市场,以谴责来代替一切,以拖延来应付被摘牌。对无良公司、不负责任的公司、经营糟糕的公司,只能摘牌。这样做了,才能够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有着被严格执行的退市制度,不仅对中小投资者进行了现实的良好的风险教育,那些准备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也会掂量掂量自己,是否具备上市并在这个市场搏击下去的能力,那些风投们也会仔细考量公司的实力,进行投资,使得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而不是凭着关系,争相往资本市场上挤,挤上车我就是老大。严格的退市制度,可以让那些的确缺乏资金的有发展潜力的公司顺利募集资金,发展事业,而不是将资金分配给了没有实力但是有关系的烂公司。严格的退市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国家对企业对个人都是十分有利的,可以共创多赢的局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