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价涨势依然穷人难圆购房梦
看新闻都说上海房价已跌,周末兴致勃勃去上海看楼盘,接触到心仪的中环边上的一个楼盘,和五月相比,均价又上涨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当然,并不是所有上海的楼盘都在上涨,那些交通不便,只有具备私家车出行的楼盘的确在跌。对于穷人来说,即便拥有这些楼盘,每天借助公共交通上下班花费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每月交通费支出在500元以上,也是件恐怖的事。这就是马太效应,有钱的人有自由居住的空间,在交通便利的中心区域选择一处住所,再在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的郊区买上一栋别墅。在房屋不断上涨的日子里,有钱人便会更加有钱,财富成几何数增长。工薪阶层呢,市中心的房子是买不起的,郊区的房子呢,就算买下了,消费也是很困难的,交通就让人烦恼了。而且,这种房子最受调控政策的影响,下跌的房子中,只有这种房子跌得最厉害,很多温州人就被套在上海松江的房子中。而市中心的房子,别墅不跌反涨。
心仪中的中环边上的楼盘,如今均价高达13000元,交通很是便利,借助地铁2号线,浦东浦西上班两相宜。5月份的时候均价是10000元左右。原本想在国六条的调控下,房价会有所下跌,至少不会在短期内上涨,让自己有个思考选择的余地。结果是,越是调控,房价越是上涨。
在这个社会里,穷人是没有话语权的,只能眼巴巴地期待着政策的制订者为自己争取一点点权利。但是,事实上,每当新政策出台,尽管其初衷是良好的,最终落实下来,损失的还是穷人的利益。比如国六条,原本期待着房价下跌,让穷人也能喝上一杯美酒,在建设部的解释下,和各地方政策细则的解读下,对好地段的房价根本起不了任何调控作用。那些原本想在二手房市场寻找适合自己购买的房子者,在税收的层层加码下,也成为了空想。因为,手中掌有交通生活便利的房子者,总是将税收转嫁给购房者。而富人根本不屑一顾的郊区的房子,穷人倾其所有买来眼巴巴地看着下跌。
对于消费者来说,取消房屋预售制也许是最大的权益保障,对房价的调控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至少会降低开发商的自有资本利润率,能够提高房屋的质量。但是,专家们的提议遭到建设部一口否决,因为,那样会损害开发商的利益。
房屋预售制的弊端是众所周知的,至少他导致了我们拥有房屋价格世界第一,算上70年的使用期等等,北京上海房屋价格高于日本的东京市区,而我们房屋的质量却是最差的这样的结果。专家称,我们的房屋使用期甚至只有30年之短,杭州还出现了用毛竹代替钢筋的事件。消费者最初购买的是图纸上的房屋,是期货,而不是实际上的房屋,质量是无法保证的。而土地70年的使用年限,使得我们的房屋年折旧率高达1.4%。
理论上说,中国的土地属国有,国有的就是国民所共有,但是,事实上,土地属地方政府和开放商所有,成为他们赚钱的工具,成为寻租的手段。专家测评,开发商成本利润率高达100%,而自有资本利润率更是高达300%,所以年年财富榜上的首富房地产开发商占主要之席,就不那么奇怪了。
房屋价格如此之高,而作为管理层的公务员们却没有任何抱怨,那是因为,公务员的购房不是纳入市场系统的,他们自有地方政府提供的保护价房屋,这些房屋占有绝佳地段,价格比正常的市场价要低出好几倍,这样,作为政策的参与制订者,他们对于房价是不敏感的。甚至在房价节节攀升中,他们还可以利用手头的权利获得超额利润。上海我心仪的这个位于中环边上,交通比较便利的楼盘,他的第一期房屋,除了拆迁房供应外,几乎都给了公务员,均价就在8000元左右。对于消费者公布房地产成本价的呼声,一直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因为,地方政府已经和房地产商结成利益共同体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买房子已经成为中国人最沉重的负担了,所以,要想拉动其他的内需,是件很难的事。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在上海要买一套一居室的房子,需要动用两代人的财富积累,77平米的房子,100万之巨,非一般百姓可以想象。7成按揭30年,每月要支付5000多元钱,等到房子真正成为自家财产时,老一辈很可能已经撒手西归了,想来恐怖。还只是77平米,最低的居住水平都达不到。
北京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的名言是,成为房奴那是活该啊。我不知怎么去评论这句话。与西方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事实上是不支持租房行为的。在丹麦,你租期满两年,法律上支持你就获得永久的租房权,房东没有充足的理由是不能赶房客走的。而且,在租金上,也不是由房东说了算的,政府对房租的年增幅有着明确的限制。我们能够做得到吗,在市场的托词下,政府将自己的责任推脱得一干二净。即便是这样的优惠,丹麦人还是尽量想法去购买房子。
在中国,年轻人租房子,交通方便的地段,要用美元支付,价格太高,消费不起。交通不便的地段,居住成本也实在太高,单单是时间的支付就是巨额的支出了,因为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城市中,时间是非常贵重的东西。更何况,中国内地的租房是由房东说了算,让你什么时候搬走就得什么时候搬走。在中国租房住是非常折腾人的事,还别说用来出租的价格便宜的房子室内装修非常差,空气质量不能够保障等等。
听广播,说是一位上海市民,得到了一套位于青浦区的价格较低的房子,欢欣鼓舞,盛赞政府执政为民,听起来真的是一个动人的好故事,好剧本。接下来,这位欢欣鼓舞的市民在日常工作出行中巨额时间和巨额交通费用支出,不准将这种欢欣鼓舞替代成烦恼不已了。但凡真正为市民着想的政府,应该将出行方便的黄金地段建成低价的房屋,供应给工薪阶层的穷人居住。富人反正有自己的私家车,远些也没关系的,而远郊的空气相对要好些,让给富人享受。
上海这种高房价,事实上将富人和穷人分割在不同的区域居住,成为对立的两个阶层。为什么社会会有仇富心态,就是因为稀缺资源分配的不合理而导致了一些人暴富,一些人更穷。就像煤炭产地,普通的百姓只能靠替老板挖煤赚取生存工资,而老板由于和政府官员关系不一般,就可占有公众资源,获取暴利,房地产业也是一样。而马太效应导致穷者更穷,富者更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