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hib体系之一:疲劳与最佳动作(译)——转

(2017-06-23 19:50:41)
标签:

thib体系

肌肉

脂肪

深蹲

呼吸

分类: 知识加油站
 作者:Christian Thibaudeau
    许多人跟不上我的思路,至少是在训练时。这可能是因为我的训练背景比较复杂。大多数教练的背景比较单纯(力量举,非力量项目选手,健美,等等),而我参与过多种训练和比赛。
    当我从事橄榄球运动时,指导我的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非力量项目力量教练,他叫Jean Boutet。知道他的人可能不多,因为他并不注意去推销自己,但他也指导过几位奥运会选手和职业选手。
    在知识基础方面,只有Charles Poliquin这样的教练才能胜过他。从14岁起,我就在他的指导之下训练了。我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太多了。
    从事举重运动时,指导我的是前国家队教练Pierre Roy,Poliquin教练称他为“力量训练界最聪明的人”。与我一起训练的,有几位奥运会选手、前奥运会选手以及其他的世界级选手。我也在贪婪地从他身上吸收知识。
    后来,Charles Poliquin又教给了我很多东西,他堪称我的良师益友。他指导过几百位奥运会选手、职业选手和健美者,你从他身上可以得到最为全面的训练知识。我尽可能地多多向他学习。
    然后,我从事过健美运动,我像个健美者一样生活,我参加了一些比赛。为了享受乐趣,我还参加过几场壮汉比赛。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多面手,而不是专攻某一领域。我不只是一个健美教练,也不只是一个举重教练,我是多种训练方法的共生体。
    因此,当某些人试图模仿Thibaudeau的风格去制定训练计划,他们会发现自己根本无从下手,因为完全了解我的训练风格太难了。
    我采用的训练方法虽多,但我在制定训练计划时仍然会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接下来,我将向你介绍这些原则。
原则1:训练离不开感知疲劳点
    训练中最具争议性的因素之一是,是否需要训练至力竭。力竭也就是没有能力再将输出的力保持在所需水平上。
    换句话说,在一组动作中的某一个点上,多完成一次动作变得越来越困难;终于,你无法再制造出一定的力,多完成一次动作。
    即使是在“睾酮王国”内部,也分裂成了两个阵营。一派的代表是Chad Waterbury和Charles Staley,他们反对训练至力竭。
    天哪,有时他们甚至建议你在一组动作中,当速度开始放慢时就要停止,也就是远远不到肌肉力竭!他们的观点是,训练至力竭会带给中枢神经系统太大的压力。
    一节艰苦的训练课结束后,神经系统需要的恢复时间比肌肉长五到六倍。因此,如果经常训练至力竭,中枢神经系统就会超载,从而影响你的训练频率。他们是对的!
    事实上,如果带给神经系统的压力太大,恢复时间会很长;当中枢神经系统还没有恢复过来时,肌肉状态已经在下降了。于是你陷入了两难境地。
    此时,一方面,你需要训练,否则前一节训练课带给肌肉的进步就会消失;另一方面,如果你在中枢神经系统还没有恢复之前就去训练,你的训练就不会带来很大进步,甚至会慢慢地导致你退步。
    另一派的代表人物名气更大,比如Charles Poliquin,他建议一组动作要一直做到脾脏爆裂为止!他们的观点是,要最大限度地刺激肌肉生长,你需要带给一块肌肉尽量高的疲劳和细微损伤。
著名体育科学家Vladimir Zatsiorsky也持这种观点,他在文章中写到:如果在一组动作中,一根肌纤维没有疲劳,它就没有得到训练,你也就无法刺激它生长。
    一组动作做到力竭,才能确保这一组动作产生效果。记住,募集到一个动力单位并不表示你一定能刺激它。要产生刺激,一根肌纤维必须被募集到,而且产生疲劳。
    那么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呢?当训练至力竭时,不仅会导致肌肉力竭,中枢神经系统的超载也不能忽视。神经系统才是老板!是中枢神经系统在募集动力单位,决定了它们制造多大的力,确保各部位肌肉协同工作。
    中枢疲劳能够导致肌肉力竭,尤其是神经传递素——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损耗。乙酰胆碱水平的降低会导致神经肌肉传递效率的下降。换句话说,当乙酰胆碱处于较低水平时,你的中枢神经系统会难以募集动力单位。
    因此,当我们在这个高度上审视这场争论时,我们也陷入了两难之中。如果一组动作不做到力竭,虽不算是做无用功,但也无法对肌纤维产生最大限度的刺激。你也许可以募集到它们,但那些没有疲劳的肌纤维,就没有受到最大限度的刺激。
    然而,如果你在一组动作中训练至力竭,虽然可以确保制造最大限度的刺激,但有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超载,妨碍你的长期进步。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办?如果我想让肌肉尽快生长,我是否应该训练至力竭?
    两者都需要!事实上,是否训练至力竭应取决于训练动作。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要求越高的动作,一组动作越是需要在远离力竭时停止。相反,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要求低的动作,你就可以训练至力竭,甚至超过力竭。
下面的表格介绍了在每个动作的训练中,
 第一行:训练的类型  对神经系统的要求  一组动作应何时停止
第二行:举重,ballistic训练,使用极限重量45-55%以上的重量练习速度力量,plyometric训练,跳高与跳远  很高  当速度下降时
第三行:硬拉及变化动作,早安式体前屈及变化动作,深蹲及变化动作,箭步蹲与负重迈上箱子,自由重物推类动作(肩上推举、上斜卧推、平板卧推、下斜卧推、双杠臂屈伸),自由重物及钢索拉类动作(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  高  还差一两次到力竭。速度下降以后仍然可以再做几次,但不能达到力竭
第四行:机器推类与拉类动作,胸部孤立训练,股四头肌孤立训练,腘绳肌孤立训练,下背部孤立训练,腹肌训练  低  在一个训练动作中,至少有一组应该做到力竭,所有组都做到力竭也可以
第五行:肱二头肌孤立训练,肱三头肌孤立训练,斜方肌孤立训练,小腿孤立训练,前臂孤立训练  很低  所有组都做到力竭。在每个训练动作中,你也可以在一两组动作中超过力竭(渐降组,休息/暂停等)
原则2:找出你所需的最佳动作
    对于全身肌肉发展而言,复合动作最为有效,但孤立动作也并非毫无价值。对于某些人而言,要刺激某部位的生长,孤立动作要比基本动作更加有效。这取决于个体的机械与神经因素。
*机械因素
    有些人的身体条件不适合某些复合动作。比如说,腿长的人不适合深蹲。如果只练习深蹲、前蹲和腿举,他们就无法最大限度地刺激下肢生长。
    他们需要采用更多的方法,包括采用腿屈伸、腿弯举等孤立动作,箭步蹲、保加利亚深蹲等单侧肢体动作。
    腿短的人适合深蹲,只通过练习深蹲,就可以充分发展下肢。
    其他的基本动作也是如此。底线是,如果你的身体条件不适合某个动作,要使肌肉发展,你需要花更多时间练习辅助动作和孤立动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