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窗:运动生理学笔记~人类运动单位特点
 (2013-05-14 11:14:56)
	
			
					(2013-05-14 11:14:56)		| 标签: 超量恢复蛋白质肌酸肌肉撕裂肌肉萎缩肌肉脂肪健康 | 分类: 知识加油站 | 
(一 )运动单位支配肌肉的特点
运动单位是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其范围因不同的肌肉而异:上肢肌肉运动单位的范围大致为5
7mm直径的圆形区域,下肢肌肉者约为7~10mm。在一个运动单位中肌纤维是分散分布的。不同肌肉的运动单位所支配的肌纤维数目差异很大。一个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目称为神经支配比例,如肱二头肌一个运动单位包含800条肌纤维,即神经支配比例为1:800;臀大肌
1:100,腓肠肌1:1934,面肌1:5~7,眼肌、舌肌1:3~7,颈阔肌1:25等。一个运动单位支配的肌纤维数目越少,该肌的灵活性越高。肌电图所记录的运动单位电位,即是一个运动单位中肌纤维电活动的总和,而非单一肌纤维的电位。目前已有专门的设备,来记录和分析单个肌纤维的电活动,这称为单纤维肌电图,对终板病变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病理情况下,运动单位的范围及神经支配比例发生变化。神经原性损害时,病变的神经元功能丧失,其附近正常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以芽生的方式去支配病变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因此使运动单位的范围增大;在肌原性损害时,由于一个运动单位中肌纤维本身的病变,正常功能的肌纤维数目减少,因此运动单位范围减小。
(二)运动单位的生理特性
(1).
肌肉收缩时,不同运动单位的活动并非同时开始,而是相继的,即在某一时程内,只有一部分运动单位兴奋,从而保证肌肉收缩的稳定和持续。
(2).
正常情况下参与兴奋的运动单位的数目可根据生理需要而改变,即肌肉轻度收缩时参与兴奋的运动单位数目少;大力收缩时,则数目多。病理情况下,由于病损使运动单位数目减少,肌肉收缩时不能动员足够的运动单位兴奋,因此产生不同程度的瘫痪。如果疾病呈慢性病程,残存的运动单位便以增加活动频率的方式来代偿。
(3).
对不同刺激的反应不同:刺激强度增大时,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增多,反应的强度也越大。刺激强度大到一定程度时,刺激阈不同的神经纤维都能被兴奋。   
							
		前一篇:健美课堂:细胞增溶剂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