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为三酰甘油、磷脂及胆固醇代谢的场所。所分泌的胆汁酸盐,可促进脂肪的乳化及吸收,并活化脂肪酶。肝患病时,肝内分泌胆汁的功能受到影响,没有足够的胆汁流入肠腔,使肠内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发生困难。随之而出现对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吸收减少,机体则因缺乏这些维生素而患某些疾病。
1、脂肪酸减饱和
维生素对脂肪酸有减饱和作用。使脂肪酸的氢原子数减少,饱和脂肪酸变为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脂肪继续分解和转化。
2、合成类脂
肝类脂代谢很活跃,肝将摄入的各种脂肪转变成血浆中的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与脂蛋白,使脂肪离开肝,在血液中运输方便,并容易被组织吸收利用。
3、生成酮体
肝能氧化脂肪酸,产生酮体。在肝中生成的酮体运至其他组织,特别是肌肉,氧化产生能量。在代谢正常时,酮体量不多,可以完全氧化。当碳水化合物代谢发生障碍时,机体能量主要靠脂肪供给,这时酮体产生过多,血酮体浓度增加,出现酮尿,说明所用脂肪超过肝的处理能力。
4、降解胆固醇
肝可将多余胆固醇分解代谢,转变成制造胆汁主要成分。
5、合成脂肪
肝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的中间产物转化为脂肪,形成体脂在体内贮存。当肝有病时,肝功能不好或合成磷脂的原料,如胆碱、甲硫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等不足,会影响脂蛋白形成,使脂肪不易运出;或因摄入的脂肪过多,聚积在肝细胞中,形成脂肪肝。因而使肝细胞受到损害,肝功能受损,结缔组织增生,致肝硬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