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那天儿子班级依然上课,我把他送到学校后就独自晃去南京。
对于女人喜欢的逛街,我还是更多地选择一个人,那样的自己更自在,不要顾及别人的想法,自己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呆多久就呆多久,这样的感觉让人很放松。
逛到金鹰六楼的时候正是中午,咕咕叫的肚皮还是被面包新语的烘焙香味勾了过去。
好像每次到那儿,都有个师傅专门在给肉松面包抹沙拉酱。记得爱和自由做辣松的时候,偶也冲动地想跟风来着,只是儿子不嗜辣的东东,没有行动。

面包新语里也有辣松,为了与之对应,给传统的肉松面包起名为——松松,好可爱的叫法,两种面包的销量似乎都不错,我在那儿会儿有好几个人都选购了,我也来一个尝尝,好与以后自己做的有比较。

松软的面包搭配香酥的肉松,的确是非常好吃。我做的时候就用了《面包坊—65°c汤种面包》里的配方。因为厨师机揉小面团不过瘾,将书中的配方增加到1.5倍。具体为:
原料:金像面包粉300克、美玫低筋面粉110克、即发干酵母8克、细砂糖45克、盐8克、奶粉20克、全蛋2个(94克)、牛奶140克、汤种120克;黄油60克。
表面装饰:蛋液、沙拉酱、原味肉松。

做法:
1.将除黄油以外的所有原料放在一起,揉至面筋扩展,表面光滑。
2.加入黄油揉至扩展阶段后进行基础发酵。
3.基础发酵结束,将面团取出,分割成60—65克/个,滚圆后松弛15分钟。
4.松弛后的面团用手掌轻轻压扁,用擀面杖由面团中心分别向上、下擀成椭圆形;从椭圆形面团的窄处开始向内卷,并将面团尾端粘贴紧即成橄榄形。
5.将面团排在烤盘上最后发酵。
6.最后发酵结束,表面刷蛋液,入预热160℃的烤箱,中层,上下火,18分钟。
7.面包出炉放凉后,在面包中间切一道开口,底部不要切断,在切面上抹沙拉酱。
8.在面包表面抹沙拉酱,沾上原味肉松即可。
汤种的制作看:这里。
像这种朴素的面包,内馅可以做非常多的变化,看看我剩下的几个夹上蜜红豆,也不错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