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拼爹”之路,拓开“拼奋斗”之门
南都短评 2012-11-20
最新一期《中国周刊》的封面报道,给读者勾勒出多个“中国好爸爸”的故事,其中得到密集围观的,则是一篇被多家门户网站用“官员之子北漂5年打拼受挫,靠拼爹回家当公务员”作为标题概括的报道。
80年代生人小马(化名),父母在山西一地级市政法系统工作,父亲身居高位,小马的中考失利让其“第一次见识了父亲权力的力量”,差当年省属重点高中分数线一百多分的小马,可以靠父亲的“能量”而顺利升学。大学毕业,还有些执拗的小马并未听从父亲安排好的路,而是“北漂”奋斗五年。但当决定不“拼爹”的小马在外被其他“拼爹”的人挤掉升职机会时,“好爸爸”的安排依然等在那里——回到故乡,参加2011年7月的法检系统招考,顺利进入面试,在五选一的竞争中,“父亲的关系”让他转身成为挤掉别人机会的人。
够了,小马的故事。
就个案而言,期待有媒体能跟进调查,按图索骥寻出这位“身居山西一地级市政法系统高位”的老马,让这份被模糊处理的拼爹路线图得以廓清。因为即便再白描式的现象归纳,作为现实存在的“小马的故事”,依然是值得且必须启动调查的违规招录案件。公众有权明白无误地知悉:他们是谁,他们何至于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他们的周围又有多少这样的故事?这已超出个人隐私的范畴,而有涉社会公义的底线。
主人公小马的经历,无情却也无奈,太真实以至于有些残酷,小马最终依然成为“拼爹”的获益者,同时,让其在外“拼奋斗”受挫的,却也是别人的“拼爹”行为。实无法想象,更多在故乡无爹可拼的年轻人,其上升渠道的被堵塞、竞争机会的实质性被剥夺,所带来的将是怎样的社会灾难?不否认,这个社会正在趋于公平,但也恰是在某些关键环节上的“拼爹”,让多少人艰辛的奋斗付诸东流。这绝非正常的社会状态,也绝非一个有前途的社会所应有的常态图景,这样的不公必须终结,且已极为迫切。
11月12日,@人民日报
官方微博用其“晚安体”呼吁“让拼爹成为过往,给屌丝一个未来”。执政党在其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并誓言要在接下来的施政实践中予以兑现。而其首先要面对的,或许就是如何彻底断掉这条“拼爹”的路。因为,惟有断了“拼爹”的路,才能真正给“拼奋斗”的人们以希望。
无爹可拼的人们对“小马的生活”有不满,却也不乏满眼羡慕。曾经的小马,并非没有理想,甚至在接受了最终的“拼爹”安排后,依然对昔日的奋斗经历念念不忘。以血统为核心要素的“体制内再生产”,正在稀释社会的创新活力,扭曲人群的基础价值观,而建立公平的社会竞争秩序,不仅在于许平民子弟一个改变的期待,同时也是给“小马们”内心深处的梦想多一份可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