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By ANDREW JACOBS
Published: August 7, 2008
李天超(Li Tianchao)是一个打工者,经常在中国的各个大兴土木的城市间打工,总是住在那些黯淡的临时工人宿舍里,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他不善言辞,对于自己的人生,也没有太多的埋怨。
但是,最近李天超却必须要离开北京,回到老家了。50岁的李天超不得不这样做,他因此感到有些愁闷。他枕着自己的编织袋,头顶上有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参与奥运,分享奥运的快乐。”
他说:“奥运最终还是来到了中国,但是我却不喜欢它来到这里。”
周四,北京火车站聚集了成千上万像他这样的打工者,他们被劝着回到自己的家乡。虽然没有成文的规定,但是政府暗示在国外的记者和政要来之前要把这些人清理出北京。
当这座城市为开幕式的盛大演出而准备的时候,北京火车站却聚集了很多的打工者、送外卖的、卡车司机等,他们曾为了准备奥运会而付出很多劳动。这里的氛围除了期待和厌倦,还有失望和懊悔.
自从7月20号开始,工地就被禁止施工了;那些排放有害气体的工厂也被勒令停工。
在这座拥有1700万人口的城市,没有人知道那些外来打工者到底有多少,据估计大约有400万左右。
何严军和他的妻子庞春莲,在北京大约两年了。他们总是住在那些高楼的边缘的用砖瓦简易搭起的棚子里。像其他的打工者一样,当这些高楼建好的时候,也是他们该搬走的时候。
43岁的何严军来自于四川农村,那里的经济在20年前就停滞不前了。他说:“虽然生活辛苦了点,但是北京还是不错的。如果好好干,能挣到钱。”

庞春兰和他的丈夫何严军,在花光了钱之后准备离开北京到江西。
上个月,工地上都停工了,然后他们俩租了一个公寓房间,打算挺过这段时间。但是工作一直没有,租金很快就付不起了。于是,夫妇俩打包自己的东西,切菜板、电饭煲和一对花瓶来到了火车站。他们的下一站是江西省,因为听一个亲戚说那边有活儿干。他们说可能明年还会回来,当然这要取决于奥运会以后这些建筑工地何时复工。
他说:“我们仅仅能希望一切如愿。”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因为害怕而离开北京。33岁的李萍是一个来自四川的女缝纫工,在一家皮箱厂工作。这个工厂规定,任何没有证件的人不得呆在北京,否则将面临高额的罚款。她说她想去申请那些需要的证件,但是已经太晚了。
而她的老板并没有通融这些,给了开了一个月工资140美元,让她离开,因为她违反了合同,虽然她从来没有在什么文件上签过字。
她说:“奥运来了,我很高兴,但是这件事我很伤心,那些老板太毒了,我再也不会回来了。”
在李萍的邻座,是来自于蒙古的马二奴和他的妻子。他们看起来神情疲惫,两周前他们从老家过来北京治病,因为妻子得了严重的肾病,回家后肯定得不到很好的医疗服务。
在北京花光了所有的钱,辗转了几家医院之后,夫妻俩意识到情况正在越来越坏。他说:“那些医生告诉我们,因为要准备奥运会,所以他们会变得非常忙碌,整个国家的节奏都被奥运打乱了。”旁边的妻子笑着说能理解。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懊恼地离开北京。22岁的王成和肖新研说他们突然失业了,可能会有一个月左右的空闲时间,于是两个人准备抓住这个机会,回家结婚。
几天后,他们将回到老家山东,他们要在那里宴请宾朋,举办婚礼。
但是,走了之后,还能体验到奥运的激情么?一个施工队的工人王先生说,他能够放心地离开北京,因为“看电视更能好好欣赏奥运。”
文章转引自:天涯博客“美国《时代》杂志中文版”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534653&PostID=14871980延续几年的假新闻竞猜
北京2008,谁的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