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南方周末:考博被“宰”记[不化居士点评版]
源文字:《南方周末》 (2006-08-17)
本人乃某省某小城某专科院校一青年教师。无教授之高薪,亦无专家之厚利,可谓穷酸教员一个。为求个人发展和小家之幸福,一直努力复习,准备报考博士研究生,争取早日有所变通。2005年底,正是全国各高校接受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之际,本人纯属偶然,选择报考××大学博士研究生,并积极进行准备
)不料,一好友闻本人要考××大学之博士,忙告此校“学费极高”。我致电问该校研招办,不敢稍待,因为贫寒之人最惧孔方兄作祟。研招办办事人员说“绝无此事”!学费和其他高校无异。而且我身为高校教师,可报考定向博士生。我此时得知:博士培养共四类———计划内非定向、计划内定向、自费及委培。前两者均为国家提供培养经费,但定向必须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作人员;第三者自己出资;第四者考生和自己单位协商,但目前大都自己垫付,毕业后再和单位商议分摊之事,至少本人所在单位如此。
我听了稍稍放心,毕竟有诸多好友已先期读博,对各高校博士学费标准之事也略知一二,想×大(好象这样可以排除了“清华”——虽然台湾对清华大学简称“清大”,但大陆不这样简称,只说清华即可,南开大学亦可同理排除,高教界“南大”定指南京大学,此约定俗成而已。)也未必太过张狂。不料,等到×大参加博士入学考试时,见到每位考生桌上均放一纸公文,其中明文规定各类博士收费标准,其“委培生”是每年2万,学制3年,总计6万元。各位应该知道,目前国内各高校对委培、自费博士生收费标准大都在1万元左右,最高不过每年1.3万元。我顿感不妙,万一遇到暗箱操作,无法录取为定向,被录为委培,我就被孔方兄判了死刑啦!
)给教育部打电话(长途电话,贵啊!),他们说会了解一下,但至今无下文。(这就是中国公务员们的常态了,他们要是回电解释、答复,我就觉得那你准是有中彩票的运气,竟然就让你碰上了“人民政府爱人民”“为人民服务”得很先/进/性的公务员了。)可怜我等平头百姓,做刁民亦无李敖大师之威力。李敖大师还说,他其实最想做黑社会,刀斧砍处,怨气顿消,何等酣畅!可文明社会,文明之人,断不该做此等违法之事,更何况如电影“疯狂的石头”所言,我等做黑社会也“不够专业”啊。愤懑之至,发诸笔端,告与诸位,方便者请广与转贴(一定支持。
),让世人认清研招办等类之丑恶嘴脸,亦不失为立德之事! 不化居士注:据心理学家说很多激情、激愤类型的犯罪就是由诸如此类的行政和监督部门不作为诱发的!北京的一位疑患抑郁症的男子刘先生因为儿子报不了户口,竟然把自己刚出生43天的儿子摔死了!呜呼!虎毒尚且不食子。想想吧,当时,若有片警象电影《今天我休息》里的马天民一样努力为报不了户口的原因作些解释、或者社区的志愿者作些劝慰、发现他的抑郁症劝其及时就医……悲剧怎么也有被制止的可能吧?行政及监督部门的不作为在社会的不安定中至少扮演了助纣为虐的角色!
感谢发表此信的《南方周末》至少在维护“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方针中尽到了自己的良知媒体的责任:舒缓了这位考生的愤懑怨气,反映了一个不大容易为人所知的公权力的隐性病灶。但我还是希望今后南都报在那个括号里加一句:本报希望作者联系不是为了核实情况,只为寄送稿费,并承诺在为写信人发放稿费的同时恪守媒体人的操守,不暴露写信人的情况。

之所以应当这样解释是为了防范已经有西西里化倾向的公权力中的某些人打击报复。以此赢得或者完善南都的良媒信誉,赢得更多“深喉”的信任和报料。
呵呵,好久都不爱买南都报了,一方面因为有了网络,另方面是总觉得这一、两年这张我喜爱了好多年的报有点不大熟悉了,今天计划去买张看看,买不着本期的,就下周再买。以实际行动支持又有点熟悉的南都报!
公民人人若此,公权力贪腐就难遁其形。 来源:http://blog.sina.com.cn/u/4994e6790100052r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