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文件强制扶不起“扶阳古城”
中国青年报 萧锐
尽管政府推动旅游发展其心可鉴,但是靠文件强制扶不起“扶阳古城”,更扶不起被寄予厚望的所谓“旅游经济”。唯一被扶起来的,恐怕只有那从来没有听到过“不”字的、不自量力的、已经习惯随心所欲的行政权力!

日前,贵州铜仁市德江县某居民在工作日前往县商务局办事,竟发现全局上下都“倾巢旅游”去也。在媒体追问之下方知,这个看似“无组织无纪律”的占用工作时间组织的公费旅游居然还是德江县委、县政府专门发文件硬性要求的“硕果”。(广州日报10月21日报道)
是的,真乃咄咄怪事!但就是这样看似不可能发生的怪事,却活生生地出现在公众视线。这份位列“德党办发【2008】128号”的文件要求全县干部职工从9月29日起到11月18日分51个团次,每团195人到“扶阳古城”旅游,而且要求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总负责,严格按照通知时间和人数安排,要确保组团人数不减”。笔者不禁要问:这是去干什么?还有点旅游的味道吗?班也上不成,事也办不了,到头来,这个“扶阳古城”真的能靠这一纸文件扶起来吗?
在德江县上演的这一出闹剧,源自于2007年2月在当地发现的一处古城遗址。从稍早前《贵州日报》的报道看,这个古城在从被发现之日起,就已经被当地政府定下了以“隋唐扶阳古县城”为支撑开发当地旅游的大调调。至于是否真的具有历史和文化的价值,其实从那时起就已经在所不计了:德江县四大班子领导十几人已然“浩荡进筑”,名为“乡村旅游开发办”的机构也已经正式成立,人马既然已经拉了起来,相关文物专家的鉴定意见其实也就很容易为我所用了——先不说专家之间朱明后裔与隋唐遗迹的争论到底有没有定论,请问谁曾见过花钱请专家论证到最后的结论是“没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先例?领导拍板了,钱也砸了进去,就连扶阳古城所在地的朝阳村办公楼都沾光新建成仿唐代的建筑……万事俱备,看来是只欠游客的蜂拥而至了。
既然现在需要靠县委发文件的方式来组织“游客”,那么我们大概可以从“开发还不到位”中闻到一些“自发的游客看来是不怎么买账”的味道。在某些地方官员眼中,貌似没有什么是组织不来的:论证的专家我们大可以剔除反对的意见(甚至剔除年代不远的观点),没有足够的遗迹我们可以仿造人工景点,直到现在的靠发文件来组织所谓的“游客”。只是貌似也没什么职工愿意浪费自己宝贵的节假日去旅这个游(哪怕是单位出钱),还得占用工作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旅游本来就是一项县委发文件安排、“主要领导亲自抓”的工作而已。总共
51个团次,每团195人,每人150元,近150万元的公款就这样以一个文件的形式冠冕堂皇地成了职工的“福利待遇”,既人造了“游客络绎不绝”的假象,又给那“开发还不到位”的所谓“旅游经济”一尺遮羞的破布,真是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其实,这种被德江有关部门称为“行政主导下的特殊开发模式”一点也不特殊。环顾我们的周遭,这样被行政指令生造出来的人工景点还少吗?被行政权力看重的所谓“旅游经济”已经越来越无暇顾及“是否真的有旅游价值”这个基本的市场规律,靠行政命令来运作景点、生造景观,直至组织游客,实在是劳民伤财到无以复加!
靠文件强制扶不起“扶阳古城”,更扶不起被寄予厚望的所谓“旅游经济”。唯一被扶起来的,恐怕只有那从来没有听到过“不”字的、不自量力的、已经习惯随心所欲的行政权力!
2008-10-21
相关新闻链接:
贵州德江县发文要求干部倾巢旅游 单位无人办公
http://news.sohu.com/20081021/n260144969.shtml
2008-10-22中国青年报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10/22/content_2399116.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