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萧锐博客二世
萧锐博客二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17
  • 关注人气:6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跳完集体舞,我们唱京剧?

(2008-02-22 08:09:42)
标签:

教育部

京剧

集体舞

杂谈

 

跳完集体舞,我们唱京剧?

山西晚报  萧锐

    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教学改革层出不穷、没完没了!是的,这是为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是为了“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但依笔者看,这样做的最现实目的恐怕还是立竿见影的轰动效应和规模宏大的政绩表象吧?

http://122.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2/22/7/21/118dc1a2675.jpg

    据报道,教育部决定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各选20所中小学开展试点工作,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开。(京华时报2月21日报道)

    在风风火火的校园集体舞热潮之后,我们的孩子又要开始唱京剧了吗?真不知道有关部门的官员到底是怎么想的?想当然的决策只会带来不以为然的后果。笔者敢问,前段时间刚刚如火如荼的校园交谊舞现在的推广情况如何?

    据笔者了解,起码笔者周遭的很多中小学压根就没有开展过这项“集体舞运动”,即使风光过几天的几所试点学校也早已经“舞鞋入库,衣放南山”了。究其原因,条件不具备和不符合教学实际是最主要的因素。毕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跟新闻图片中选取的试点学校一样设备优良,有很多学校严重超员,连哪怕是课间操也无法全体参加,更有很多学校甚至无法拥有哪怕仅仅是一块稍微平整点的操场。

    而在这样的前车之鉴面前,轰轰烈烈的“校园京剧运动”又要自上而下地展开了。没有人会顾及学生的真正需要,没有人会想到持续、健康而科学的教学规划,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教学改革层出不穷、没完没了!是的,这是为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是为了“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但依笔者看,这样做的最现实目的恐怕还是立竿见影的轰动效应和规模宏大的政绩表象吧?

    笔者认为,京剧在中小学校园的推广,即使光从操作层面来讲也有如下考虑不周之处:首先是推广京剧的可能性,从南到北,中国的传统戏曲各地都有各地的特色,强制在全国范围的中小学推广京剧,有歧视其他剧种之嫌,更是不切实际之举;其次,从教学师资角度来讲,很多地方往往只有地方戏的剧团,而几乎没有京剧的专业演员,培训京剧教师恐怕有将成为一项庞杂的大工程,而其中数额不菲的培训费用以及人力物力损耗又不知该如何计算?由谁买单?还有就是各个学校的具体条件,尤其是农村小学,几乎连音乐课都无法开设,何谈京剧教学?想想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都不能少》里变了调的国歌,难道还要原景再现“十个省份十种京剧唱腔”的怪诞不成?这样的改革,不知道该谁羞愧?

    更为重要的是,校园集体舞、校园京剧之类怪招层出不穷,其根源在于凡事都喜欢以行政命令的形式下发,让行政权力包打一切的惯用思维。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怎样的政绩观在推动着这样一些注定不会受到欢迎、也注定不会长久坚持下去的所谓新举措?“10个试点省市”,“20所试点中小学”,我们所习惯的除了自上而下整齐划一的统一行动,恐怕还有就是这些对整数过分迷恋的怪诞思维。

    让学生拥有自主的选择权,不管是京剧也好,集体舞也罢,有选择的权利才有被尊重的起码感觉!不要再闭门造车地搞什么所谓创新与改革,其实最需要改革的,恐怕是那种僵化的行政化思维!

 

2008年2月21日

 

相关新闻链接:

教育部将在10省市区中小学试点开设京剧课

http://news.163.com/08/0221/02/456L05810001124J.html

山西晚报                                              

http://www.daynews.com.cn/sxwb/aban/02/47820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