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主品牌做高端?先跨过12万的坎!

(2012-12-14 10:05:07)
标签:

滾滾車輪

汽车

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做高端?先跨过12万的坎!
文/滾滾車輪

自主品牌做高端,一直是一个比较揪心的话题,面对A+、B级和C级这些利润更大的市场,面对合资品牌的强势打压与市场占有率、面对合资自主的蒸蒸日上,自主品牌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尝试用遍了各种方法:建新品牌、找国际设计机构合作、引入新技术、研发新车型……最后发现成功没有捷径,最终只能落实到两个字上:积累。

自主品牌的发展瓶颈在于品牌形象与车型形象不得人心,与合资品牌相比确实有着差距。但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自主品牌的车型推新速度明显加快,并且车型竞争力与合资品牌相较,安全性、操控、工艺差距在明显缩小,配置与性价比方面更是超出一大截,这种可喜的进步是这十年来的积累,短时间内达到这样的成就实属不易。

车型是竞争基础 12万元是分水岭

自主品牌长期盘踞于10万元以下的车型市场,对品牌形象已经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中低端印象,向高端突围困难重重。最有希望的还是10-15万元市场,但这个级别的合资车型攻势凶猛,自主品牌车型只能通过性价比去吸引消费力量,且呈胶着之势。而12万元是个分水岭,12万元以下自主品牌通过更大的车身、更多的配置和更低的价格去吸引消费者,12万元以上则几乎就是合资车型的天下了,能否迈过12万元这道坎,对于自主品牌来说至关重要。

据笔者统计,目前在售的自主品牌狭义乘用车共有144款车型,总销量占车市份额的45%。12万以下的车型共有127款,占比高达88.19%;而12万元以上的车型数量仅为17款,占比仅为11.81%,且大多为合资自主车型或SUV,这些车型中,单车单月销量过万台的数量为0;而15万元以上的车型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自主品牌做高端?先跨过12万的坎!

也就是说,自主品牌在12万元以上的市场中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力,缺乏车型、缺乏品牌支撑、缺乏市场认可,难以与合资品牌车型形成正面抗衡。同时也说明消费者在12万元及以上价格区间选购车型时,基本不会考虑自主品牌的车型,即使是合资自主品牌车型,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这是个很严峻的问题,自主品牌向上攀爬的路几乎完全被封死,做高端看起来是没戏了,得不到消费认同,竞品成堆挤压,市场空间窄得无缝可寻。连15万元的市场都难以发迹,更别谈20万元与30万元的市场,这种举步维艰的情况下,自主品牌的突围第一关,完全集中在了能否跨过12万元这道坎上。

我们知道,车型依旧是竞争基础,尽管可以看到在10万元及以下市场自主车型的优越表现,让市场占有率超过了40%,但却极少有车型能撑起12万元以上的自主品牌销量,这条12万元线以上的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几乎又可以忽略不计。尽管自主品牌近两年一直在悬梁刺股,且不断引入新技术,寻求国际合作,提高生产工艺与安全性,但曾经推向高端市场车型不断失败的经历让他们明白了不能急于一时,我们能看到仅有的能与合资品牌车型叫板的,且可涉足12万元以上市场竞争的仅有奔腾B90、荣威950、比亚迪G6,以及明年的比亚迪思锐、长安睿骋、绅宝和一些SUV等少量车型,但这些车型,却有着今非昔比的竞争力。

品牌建设应始终第一

不可否认,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尽管自主品牌还未有较多的12万元以上新车型入市,但可以预见,随着他们逐渐掌握了发动机研发的核心技术:涡轮增压、直喷等,变速器的全方面升级:CVT、6档双离合等,底盘的调教技术,先进科技与制造工艺的升级完善,明年与后年将会是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的集中爆发年,蓄势已待发,只欠东风时。等到自主品牌12万元以上级高竞争力车型大规模入市时,自然会推动市场的认可度,强化提高产品口碑。

光有车型竞争力显然不够,自主品牌最缺的就是品牌认可度,如果消费者一提到这个品牌就摇头,那车型销售还会有戏么。好品牌靠什么建立?很简单,分三块:产品口碑、渠道服务、公关活动。上一段已经阐述了第一方面的解决方法,第二步就是强化自身的渠道和服务。渠道至关重要,数量与经销商形象直接决定着潜在客户的第一印象认知,面对面的接触最容易带来印象的改变,增加渠道经销网点,通过深化培训与考核去提升服务水平,自然能广泛获得消费者的认知认可。

第三步,就是公关活动,尽可能地通过高端活动来提升品牌的附加价值,将品牌与高端牵连上更多的关系,不仅是请明星的等级,还是赞助高尔夫球等体育赛事,都需要深思熟虑,加大公关投入是改善提升品牌形象的最直接手段。这两年,自主品牌不应怕花钱,怕的是不花钱,这对之后推出新车型的销售会有很大影响,品牌形象建设应始终第一。

跨过12万元这道坎

这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只不过需要用时间、产品、品牌去不断积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品牌也需要通过不断的上调去提升,市场始终是残酷的,不念旧情,不留情面,要做高端的第一步,就是跨过12万元这道坎,谁也不知道会经历多少失败,但是跨过去了,如沐春风,迎接自主品牌的,将是下一道15万元坎,随后将是20万元坎,三连跨之后,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将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上一个10年,我们见证了自主品牌从出生到少年的成长;下一个10年,我们依旧期盼着。

感谢阅读!滾滾車輪原创,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