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厚积薄发? 奇瑞电动车震惊业界

(2010-11-11 21:44:28)
标签:

汽车

分类: 车风魅影

厚积薄发? 奇瑞电动车震惊业界

 

如今全世界都在热议新能源汽车发展,在这绿色未来的风口浪尖上——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正在中国深圳隆重召开,对于国内新能源领域意义非凡。

 

就在这次电动车大会上,作为电动车领域内行事风格向来低调的奇瑞公司一反常态,频频放出大动作,而且是直击新能源关键的三大重磅信息:

 

新电动车上市:对于新款EV车型的上市,几年前网友们就所耳闻,经过S18平台的经验累积以及几款主流车型的电动版相继下线量产,这次的电动车车展也迎来了Rich M1-EV的正式上市。上市当天,奇瑞与三家企业就未来新能源规划与合作签署了购车协议,并售出320辆M1—EV,可谓拔得头筹。

 

核心技术展示:奇瑞首款增程式纯电动车——S18D-REEV也首度亮相,S18D-REEV作为国内第一款小型增程式纯电动轿车,优秀的锂电池技术使该款车型达到了300公里的最大续航里程,相比部分进口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奇瑞在环保和技术层面毫不逊色。

 

产业合作:奇瑞与国家电网、赛伯乐中国投资公司、普天海油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与此同时,奇瑞公司携旗下三大品牌—奇瑞、瑞麒、旗云的6款新能源车高调参展。展出的技术包括奇瑞A5可换电池纯电动汽车、奇瑞QQ3纯电动汽车、瑞麒M1纯电动汽车、瑞麒S18D增程纯电动汽车、瑞麒G5纯电动汽车、旗云3混合动力车,以及10种核心零部件。

 

面对奇瑞此举,媒体与业界纷纷议论:奇瑞公司在电动车领域是突然爆发还是厚积薄发?要想揭开这个疑问,得深入奇瑞此次公布的代表性科研成果进行了解,如M1EV和增程式发动机。

 

这款瑞麒M1-EV电动车在外观上与普通汽油版车型完全一样,但在电动车的核心要素上,表现出众。在核心的动力性能上,瑞麒M1-EV纯电动汽车搭载了336V的大功率电驱动系统,并配备了60Ah的高性能锂电池,最高时速为120km/h,巡航最大续驶里程可以达到150km,具有较好的加速性和驾驶性。被称之为“高速小型电动车的代表”。此外瑞麒M1-EV充电也很方便,利用220V民用充电即可,充电时间一般在6-8小时;也还可以进行快速充电,半个小时即可充到电池电量的80%。

 

厚积薄发? <wbr>奇瑞电动车震惊业界

 

除此之外,让业界关注的是——奇瑞增程式发动机技术及转子发动机的运用。

 

一提到新能源车型,最先蹦入脑海的肯定是纯电动车型,也是目前呼声最高和相应厂家最多的焦点车型,不过新能源有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续航里程。业内针对这个问题,明确提出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增程式电动汽车,就是当车载电池电量消耗至最低临界限值时,增程器将自动启动并为其继续提供电能或直接驱动电机,以实现更长的续驶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克服传统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短的毛病,让驾驶者不用为此担忧。而在小型电动车上运用增程式发动机技术,是行业内公认的一个难题。因为,小型电动车增程器要求系统体积小,噪音和震动低,效率高,技术难度大。将该技术运用电动汽车上更是好比蜀道之难!但是,业界对增程式电动汽车一直给予热烈的追求,因为它有着不可阻挡的魅力。

 

奇瑞此次亮相生产出的国内第一款小型增程式纯电动轿车--奇瑞S 18D,在增程器系统方面解决了众多技术难题并获得了多项专利。配备了8kW的增程器,达到300公里的长续航里程,能够让驾驶者放心地使用纯电轿车,获得坚实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通过目前获悉的信息来看,奇瑞S18D纯电动车最大行驶里程为120—150公里(匀速状态下的厂家理论行程),一旦缺电,发动机启动充电,可使其最大行驶里程增加至200公里左右,虽然未能解决长途跋涉的问题,但是解决了应急充电的问题。

 

因此,奇瑞此番推出的电动车技术,可谓不鸣则已一鸣则惊人,其技术在业内成为了新的标杆。虽然仅就目前而言,电动车在短期内难以有很突出的销售量。但是,通过与奇瑞公司的强大合作伙伴(国家电网、普天海油),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奇瑞电动车在未来将大有作为。

 

厚积薄发? <wbr>奇瑞电动车震惊业界

 

   也许正是如此,一向谨慎代表国家电力方面意向的国家电网会选中奇瑞做为合作伙伴。他看好的肯定不仅仅是今天的奇瑞,更是奇瑞今天表现出来的明天的潜力和基础扎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