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偏爱
(2021-05-27 23:05:53)
标签:
情感文化 |
分类: 诗歌文学等 |
偏 爱
作者:张执浩
我爱菜市胜过商场
与肉铺相比,我更爱蔬菜摊
绿的,红的,白的
黄色集中于瓜果
紫色的不多,我能辨识的
只有茄子、洋葱和甘蓝
那时候我还年轻,整天为房子发愁
你很难想象一个人
终有一天会徘徊在自家门口
不进去,也舍不得走开
我经常在卧室、书房和厨房之间犹豫
我需要一个出口
让这一天轻松地过去
我去五金门市部买了一把铲子
一把锄头,让它们替我梦想泥土
让我提醒自己:这座城市有愧于你
我偏爱油烟的味道
那么多的藏书仿佛没有读过
其中也有我写的若干本
选自《高原上的野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关于作者 -
张执浩,1965年生于湖北荆门。现为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业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汉诗》主编。主要作品有诗集《苦于赞美》《撞身取暖》《宽阔》《高原上的野花》等,另著有长、中、短篇小说作品多部。曾获人民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奖、《诗刊》年度陈子昂诗歌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等。
图片
菜市场是大地对我们的偏爱
「留言」:超市和菜市场,你偏爱哪一个?
菜市场的美妙,属于美食家和那些热爱日常生活的人。那是味觉的博物馆,又是方言的殿堂——而在张执浩的诗里,菜市场的美妙是从视觉展开的,它是大地的调色盘。
这么多色彩丰富且艳丽的蔬果,它们都孕育自朴素的土地。如果不是在菜市场偶遇这种物的丰盛与色的布阵,我们或许很容易将这些土地的馈赠视为仅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不起眼的食物,而忘记了泥土能孕育出如此美妙的色彩,本身就是一种惊喜,一种生命的奇迹。
此刻,一切日常生活的琐碎都需要回到一种基于生命体验的审视。故而,菜市场的蔬果并不仅仅是商品,“我”看到的是它们存在的本身所代表的生命的奇迹,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土地、自然的连结。故而“我”也发现,我们的现代城市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对自我和生命体验的遮蔽。
图片
“你很难想象一个人/终有一天会徘徊在自家门口/不进去,也舍不得走开”。其实,真的很难想象吗?当房租和房贷占据了我们收入的大半时,当我们每个月为了在一个城市里有一容身之所而劳心劳力省吃俭用时,真的不难想象一个人对“家”的纠结。那是多么沉重的一个词,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肩上,它是如何紧紧地束缚着我们,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为牲为奴。
但当我们从生命体验的角度审视这样的生活时,“我”勇敢地说出我们共通的感受,“提醒自己:这座城市有愧于你”——正如这样的生活有愧于我们的生命。
谁又愿意将自己有限的生命和短暂的青春投放在无休止的流水线生产和无穷尽的消费欲望之中呢?让我们将生命的奇迹和土地的惊奇放置在日常生活之外,成为我们用来填充那来之不易的休息时间的景观吗?
“我”并没有其他办法,去买一把铲子鼓励自己做梦,去藏些书想象久远的烟火气。或许,最好的方式是去菜市场——都去菜市场里走走吧,在那里还残留着大都会里难得的烟火气,以及我们与土地越来越淡的连结。我们买一篮菜,为爱的人做一顿饭,哪怕生活艰难,也不要忘了把温情带回家。
前一篇:转载:蝶恋花·答李淑一
后一篇:转载:白色上的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