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以市场机制遏制腐败空间,能否让茅台价格“随行就市”?

(2020-07-20 09:33:54)
标签:

财经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以市场机制遏制腐败空间,能否让茅台价格“随行就市”?
新京报2020-07-19
对茅台(600519)人为压价,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一瓶难求。价格机制扭曲之下,大量寻租空间也会附着在渠道之上,某些勾兑也会丛生。



贵州茅台酒。 图/新京报网

近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小组”发表文章《变味的茅台,谁在买单?》直指茅台成为“权力的供品”和“官场腐败的硬通货”、顺带着还让大批黄牛发了家。文章提出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更不是用来腐的。一时间把“白酒之王”推上了风口浪尖。除了资本市场反应“激烈”,茅台的营销方式、价格确定,也成了社会热议的话题。

茅台利润被黄牛盘剥,是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其实,茅台作为“官场腐败的硬通货”,并不是什么新闻。2018年,贵州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晓光被留置后,房子里堆着4000多瓶茅台酒。

权力加持之下,茅台成了中国市场上的某种“异类”。一方面,高昂的品牌价值和稀缺性,导致了市场趋之若鹜;但由于限产限价限购,又让“卖茅台”本身成为一种权力,甚至每一个茅台酒特许专卖店就像是一部“印钞机”。

1499元的茅台飞天即便已是高价,但普通消费者仍然很难买到,需要花费两千多元的零售价来买,一度被人揶揄为“水黄金”。

问题在于,一个正常的企业不应该坐视自家产品的利润被黄牛盘剥——除非个别经营者本身就是“牛头”。茅台作为国企,每年大量的“水黄金”流入了黄牛的腰包和个别官员的库房,又通过某种形式“返还”成为经营者的私产,这无异于几方分食国有资产。



真正回归市场,“飞天”再涨也无妨

当然,茅台推进销售渠道改革,真正回归市场,基于茅台当下的知名度和富裕阶层的购买力来说,或许意味着茅台飞天还有涨价的空间,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来说,意味着茅台出厂价至少可以涨到2000+。

但只要没有权力的染指,即便涨成天价,那是富人阶层甘愿买单,是他们愿意为国有资产做贡献,那是他们的自由。我们普通消费者,没有消费能力的,大不了就不喝了。

一些人可能有这样的迷思,茅台作为国企,怎么能生产老百姓喝不起的奢侈品呢?但事实是,无论国企民企都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对于茅台这样并非事关国计民生的国企来说,它的任务就是在市场规律下,尽可能提高利润、增加纳税额,为当地财政收入、为当地脱贫攻坚做贡献。

对茅台来说,只有放活定价机制,让公开透明的市场机制去遏制腐败,茅台才能真正走出“腐败酒”的质疑。

当然,多年来在销售渠道上,已经形成了灰色利益集团,他们显然不会支持任何触动他们利益的改革。但从集团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一些改革必须推进。

需要看到的是,茅台的影响力更多限于50、60、70后。未来当这些人步入“医生不让喝酒”的年龄,80、90后真的会学着前辈去品评其中的“酱香”吗?随着酒品市场的开放,这一代年轻人的多元品位、丰富体验和养生需求,都可能会给茅台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为此,茅台显然应该有更长远的眼光,用丰富的产品体系去满足不同市场需求。茅台也不必再纠结高端还是平民,让“飞天”高飞,用更多其他优质产品来填补中端市场、年轻人市场,这样也会有一个更健康的产业生态。

关不羽(媒体人)

编辑 孟然 实习生 张晓雨 校对 卢茜 赵琳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