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否极泰2015年一季报(一):茅台的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

(2015-04-08 18:40:12)
标签:

股票

财经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否极泰2015年一季报(一):茅台的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
2015-04-08 董宝珍 凌通价值投资 凌通价值投资
 
 

否极泰15年一季报(一)

否极泰15年一季报(二)

否极泰15年一季报(三)

第一部分:茅台的基本面发生重大实质变化

茅台从多个渠道发布了系列的经营信息,分别如下:

【茅台酒报】截止1月30日,茅台酒销量同比增长22%,销售收入增长12.2%;茅台系列酒销量增长137.6%,销售收入增长92.1%。

3月17日《贵州日报》文章《攻坚克难冲刺“开门红”》披露:“茅台集团1、2月份产值增长19.5%、销售量增长21%。”

3月6日中国新闻网的消息,在两会期间的访谈中,贵州茅台董事长袁仁国表示:“截至3月5日,茅台销量同比增长39%至4,000吨以上,销售额也同比增长32.5%。”

3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仁国提供的数据:“2015年1月1日至3月6日,茅台集团已经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茅台酒销售91.57亿元,销量增长38%,销售额增长32.6%。”

3月15日贵州电视台报道,销量增长超过30%系列产品销量1460吨,增长130%。

3月16日茅台总经理刘自力,在贵州茅台股份公司销售大会上披露:“ 贵州茅台股份公司截至3月10日销售额同比增加34%,销量增加54%,节后库存基本清空,价格回升!”

六方面的信息证明了,茅台春节前后出现了高达30%以上的销量和收入增长,这一情况确定无疑地证明茅台的民间化转型已经完成。开始进入新的成长阶段。在新的成长阶段,未来10年茅台可以达到的长期成长率是多少?已经出现的30% 以上的增长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是不可持续的还是可持续的?这些问题的答案与民间需求规模、民间需求的长期成长率直接相关。在过去两年茅台遇到的挑战本质是需求问题。三公需求消失后,企业要为消失的三公需求找新的需求,转型的本质是民间需求对三公需求的替换。民间需求有没有,有多大?这是茅台能不能成功转型,能不能重新成长的牛鼻子问题。假如民间需求达不到足够的规模,转型就不能成功,假如民间需求没有持续性,没有增长性,转型后新的成长就不会持续。转型后,茅台的命运决定于民间需求的规模和持续性。

民间需求的总规模有多大?民间需求的成长速度有多高?民间需求与三公需求相比其规模到底是大还是小?民间需求的成长速度比过去官员需求的成长速度谁更高?这些问题是判断在民间化时代,茅台未来10年长期成长率的关键基础问题!对茅台未来10年长期成长率的研究,必须已经民间需求的规模和长期成长率。

民间需求规模强烈依赖价格

2013年12月,我在华夏酒报发表《权贵消费决非白酒消费的“终极者”》,文中对业内人士主张的:“过去10年白酒的繁荣主要是权贵消费大幅兴起所导致的。反腐将使白酒的权贵消费丧失,于是整个白酒出现中长期的需求萎缩和需求不足,新的可以替代权贵消费的需求,不会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和出现。权贵消费退出后,白酒行业会出现较长期的需求断档,在需求断档的情况下,白酒行业要经历长期衰退。”的观点,我提供了截然相反的认知:“白酒不存在需求断档,只要价格下跌到老百姓的消费能力范围,需求会立即大规模涌现。过往的权贵需求拉高了价格,造成大众客观固有的需求无法实现,从而剥夺了无限广泛的大众需求。这些需求在公款和权贵消费时代有需求但买不起。价格下跌可以快速解决问题,只要价格下跌就会出现需求,不需要一个培养新消费者的阶段。白酒调整的困难期不会长期化。”

以上内容见:《权贵消费决非白酒消费的“终极者”》。

在此文中我主张价格过高使得民间需求不能体现出来,一旦价格下降到与民间消费能力一致,民间需求就会大规模涌现。需求只是表象本质是价格高低,民间需求规模有多大,成长性有多高,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无前提条件的问题,这个条件就是价格,价格一定要在民间老百姓消费能力之内,当价格居高不下超过大众消费能力,民间需求就进入了不表现的休眠状态,当价格适中与大众消费能力一致,民间需求就进入了充分表现的活跃状态。价格与民间消费能力一致,民间的需求会飞速上涨,民间的需求量会数倍于官员需求。把价格推到无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没有办法承受情况下,民间需求就消失了,官员的需求就大于民间,分析民间需求规模要从茅台价格与民间消费能力的对比来思考。

茅台的价格为什么击穿了历史上形成的最低不低于三分之一人均月收入?

未来的民间需求增长速度多快?答案在2013年四月我写的《茅台的成长是由收入水平驱动的,不会停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4923240102e2fx.html文章中我确立了茅台的根本成长动力是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驱动,不是腐败,收入水平增长不停止,茅台的成长不会停止和终结。更进一步在上文中,给出一个茅台价格与人均月工资收入的函数关系。

茅台酒价格=F(人均月工资收入)

茅台酒价格是人均收入的函数,具体特征是,过去六十年茅台酒价格波动始终围绕着人均收入波动,波动高点是人均收入的二分之一,低点是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如下图所示:


http://mmbiz.qpic.cn/mmbiz/yB6Z4Yng5rzAT5wVMMBwuvZ1EoV1gl9VmRia8ibDPqVs4goKhIRy4IPODu5icmBlk9dxB7BQAEWMxJyyhW8JiaCnXQ/0


/mpres/htmledition/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spacer.gif 这一规律是我对过去六十年茅台酒价格变化特征的研究得出的,分析总结的过程详见《茅台的成长是由收入水平驱动的,不会停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4923240102e2fx.html。为什么茅台酒价格会规律性在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波动?我在《精神经济理论》http://www.ltkdj.com/News/ltsd/2015/115/15115202442CBI7HJ77GJECE408IHCB.html里有详细分析,请见《精神经济理论》。在《茅台的成长是由收入水平驱动的,不会停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4923240102e2fx.html中,我对2013年春天的茅台酒价格有如下预测:“茅台终端零售价会止跌于1200元到1300元,目前市场零售价在1400元-1600元之间,因此可能它还有200元-300元的下跌空间,具体的时间可能是2013的白酒消费淡季,比如说是2季度。理由是 2012年人均月收入是3400元,假设2013年人均月收入增加10%为3740元,同时2000年以来茅台的零售价和人均月收入的比例是35%,因此3740× 35%=1309元。考虑其他因素大体在1200元-1300元之间。”后期茅台酒的价格走势证明这个预测是错误的。实际情况是茅台的价格跌破了1000元。茅台酒价格下线将人均月收入的三分之一的历史底线击穿。为什么会出现错误?这是否意味着历史规律有问题?答案是否定的!这个预测错误中包含着茅台所以能快速转型的终极原因。击穿六十年以来形成的人均月收入三分之一的情况是茅台历史性转型的阶段性代价,是转型期阶段性需求不足被有效解决的方法和手段,也是转型得以快速实现的根本原因。转型期间价格跌破人均月收入三分之一是激活民间需求的代价,是启动民间需求的引擎,这个击穿实现了民间需求的大规模集中快速释放,消化对冲了三公消费和渠道库存,是对供给异常集中增长的反应和对冲。在将大规模集中释放的需求消化后,价格会逐步重新回到人均月收入三分之一之上。

2013年8月应《证券市场周刊》的邀请,我就白酒行业的整体态势做了分析,写了一篇《白酒危机何时了》http://www.ltkdj.com/News/ltsd/2013/812/1381215853AD7J2C15B6GEHJ9773H7.html文中有一段内容:“今天白酒的需求萎缩并非饱和型过剩,而是酒价虚高,民间购买力无法消化,是在高价格水平上的需求不足。如果茅台和五粮液分别把价格压到800元和500元,常识可以告诉我们,需求瞬间会回来。白酒的过剩是一定价格上的过剩,只要调整价格,需求自动会增加。于是白酒过剩的问题就变成了价格问题,白酒的过剩可以通过价格下调解决掉,降价即是本轮白酒危机的表现又是走出危机的手段。早降价早解脱,把价格降下来使需求恢复,危机就会过去。无论高端还是低端,共同的问题是迎接价格下跌带来的挑战,这是本轮危机的本质和摆脱危机的基本方法。”茅台的需求问题只是价格过高的问题,2014年中国白酒总销量1000万吨,茅台销量不到2万吨,占比不足0.2%,以百年为周期,在未来一百年内,茅台不会遇到市场饱和与绝对的需求不足。在未来一百年内出现的需求不足,永远只是由价格过高超越大众购买力和消费能力导致的需求不足,茅台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没人买和没人要,不会出现想买的人都已买到不再有潜在需求的情况。茅台的经营课题始终是通过价格调控,确保与社会购买力保持一致,实现自己的价量平衡和供需平衡。在因必然要发生的社会进步和人均收入增长导致的,需求过剩供给不足发生时,茅台提高价格抑制需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出现了阶段性需求不足,茅台把价格压低,立即会激发出需求。2012年开始的反腐败导致的阶段性需求不足,只是一个典型的用价格下跌来增加需求的常规问题,这个问题比小问题大一点,但性质上仍然是通过价格调整供需关系的问题,不是什么过不去的坎。这次的特殊性是价格降的太猛、幅度降的有点大,需要以较低的价格来刺激需求。但性质上仍然是通过价格下调来扩大需求。在60%的价格下跌情况下,需求不仅立即出现、而且大规模超预期出现,茅台价格跌破了历史上形成的价格下限,这是快速的大规模扩大需求以实现民间化转型的表现,是超常规激发民间需求,从而快速的推动茅台实现转型。

在茅台大量增加供给时,某著名白酒专家评论道:“几千吨的新增供给,在代理权看涨的假设中冲向市场,一旦需求持续低迷,其对批发价的打击可想而知,而批发价的下滑必将彻底击碎所有参与者们的未来预期,于是价格的连环下挫将不期而至。从目前看:五粮液似乎更安全,而茅台反而很危险,最可怕的茅台集体自信”回头看这是典型的外行评价内行。茅台不增加供给价格下不来,价格下不来就不能增加需求。所谓的需求不足都是这种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的,在一定价格水平的阶段性暂时供需关系失衡,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压低价格就可以快速解决。

在1000元附近茅台的需求规模有多大?

我的测算是一千元附近有2万到2.5万吨。这个观点我在多篇分析中有不同角度的论证,且越来越多的事实从不同侧面证明了这个测算的正确性,详细情况请见《茅台、五粮液、汾酒经销商大会思考》http://www.ltkdj.com/News/ltsd/2014/1222/141222144128K975HKI09324ADJ86KII.html。一千元附近有2万吨,在900元附近有2.5万吨,远大于现在的供给量,2014年茅台公司的市场供货量大体在1.6万吨左右,在一千元附近,茅台的需求量有二万吨,比供给量高出20%。说茅台民间的需求小于官员需求是不对的,民间需求规模非常大,远大于官员的需求。

民间需求的成长性高于过去三公需求的成长性

茅台的需求量与人均月收入的增长速度成指数化的正比例关系,与价格的高低成指数化的反比例关系。社会收入水平提高10%,由社会水平提高所导致的对茅台酒的需求,可能要增加20%。二者不是线性的。假如价格下降10%,所激发出的需求有可能是30%,就如同是高考分数线每降低5分,所录取的人数会成倍增加的道理是一样的。目前,一系列显而易见的证据证明,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将经历一个漫长的高速增长阶段。2014中国人均收入排名94名,低于泰国、马来西亚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确定的收入水平提高的历史进程中,茅台酒的民间需求增长速度会以几倍于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而增长。收入增长与高端消费品消费量的关系不是线性而是指数,当收入突破某个阶段后,高端消费品的增长会倍增式增长。我们看下面几张图,它们是普华永道在2014年发布的豪华车与普通车的销量增长数据,可以看出无论豪华车还是普通车在中国都在快速增长,但豪华车的增长速度是普通车的两倍。

http://mmbiz.qpic.cn/mmbiz/yB6Z4Yng5rzAT5wVMMBwuvZ1EoV1gl9Vqop0FaJNpbK2jgJPwVnUR0JqNGILibdqBm8OHocI9by8Xlorn0VDpsw/0

/mpres/htmledition/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spacer.gif 2014年前的数据是实际销售数据,14年后数据是普华永道的估计数据,对两组数据求复合增长率的出下表:汽车销量(百万台)/mpres/htmledition/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spacer.gif

http://mmbiz.qpic.cn/mmbiz/yB6Z4Yng5rzAT5wVMMBwuvZ1EoV1gl9VjiaUICrzg48JbMEHuxOsiblVoiblBfjheVoyLueg8YFLqk4Yas67W8Fzg/0

豪华车过去几年的销售增长率高达22%,是普通车的三倍,22%的增长率大幅高于人均收入增长率。数据说明人们有钱后,会大幅增加高端产品和享受型产品的需要,高端商品的需求增长率大幅高于大众消费品的需求增长率。下图是中国豪华车占全世界比例和中国豪华车在各省的分布:/mpres/htmledition/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spacer.gif

http://mmbiz.qpic.cn/mmbiz/yB6Z4Yng5rzAT5wVMMBwuvZ1EoV1gl9Vv0voQf6W2N4GC1SDkEurVgnMKOl0v6TwMWiatw3nJItoItCHh9sdFFg/0

图中数据证明越是经济发达地区,高端消费品的消费量越大。同时中国豪华车占全世界的比例持续提高,这反映出中国人比其他国家人更重视面子和享受!高端酒是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高端消费品,未来几十年人均收入可能会以年均1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增长,由此导致对高端酒对茅台需求增长不会小于年均20%,这就是中国高端酒民间需求的成长速度,远超过去三公需求的成长速度。2014年茅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率都降到了个位数水平,于是有人说茅台的需求增长降下来了,这是一个错觉。在茅台收入增长率降到个位数水平时,伴随着接近一半的三公需求消失,这些三公需求消失后的供给都转向了民间需求,为此民间需求量实际增加了至少一倍,同时累积了十年的渠道库存量,也是在这一阶段集中涌出的,所以投放到民间需求上的供给至少增长了150%,现在我们已经看到民间需求快速把三公需求消化了,同时把渠道库存量消化了,由此证明过去两年,民间需求总量的增长率的最低增长率不少于100%,否则转型就不能成功。转型成功证明了民间需求的强劲,过去的两年民间需求出现了复合增长率超50%(在1000元价格附近),倘若过去二年民间需求增长率不足50%的复合增长,民间化转型就完不成,因为占总销量一半左右的三公需求还有巨量的渠道库存量,必须要求民间需求量增长至少一倍才能消化。假如一千元的价格持续稳定,民间需求的增长速度有可能会继续延续13年14年的状态。

未来10年茅台的复合成长率不会低于过去10年

今天最基础的客观事实反映在一千元附近茅台的整个需求量在两万吨左右,大于实际供给,另一方面立足收入增长与高端消费品需求增长的一般经济规律,茅台作为高端消费品需求增长速度快于收入增长速度。茅台的长期增长速度最小是人均收入增长的二倍,在这样的一个增长态势下,茅台的民间需求长期增长率一定会超过三公。下图是助手帮我统计的2001年到2013年13年间,茅台主要财务指标的复合增长率:

http://mmbiz.qpic.cn/mmbiz/yB6Z4Yng5rzAT5wVMMBwuvZ1EoV1gl9VOmRicutxtbfT4zOw4UztTEOxY07qTibsObkRKnBkFERvWM0ucwCDgM4g/0

/mpres/htmledition/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spacer.gif 过去13年,茅台年均25%的收入复合增长率,与收入相对的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均明显低于收入的增长率。收回来的现金大量的转化为利润了,在13年收入年均25%增长的同时,利润以34%的复合增长率增长。未来几十年因为民间需求规模和增长率高于过去的三公需求,因此茅台未来的收入和利润复合增长率,会高于从2001年到2013年包含着三公需求形成的,收入复合增长率25%,利润复合增长率34%的水平。对此大部分人不相信!就我而言,我是靠客观事实和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原则得出的结论。尤其是这一结论大多建立在,过去两年我所形成的关于白酒的抽象认知,这些认知有的已经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我特别重视用已经被证明的认知做分析基础,新的认知是从已经被证明的一系列观点中自然引申出来,因此我认为茅台未来的收入和利润复合增长率,会高于从01年到13年收入复合增长率25%,利润复合增长率34%的水平,比较接近客观事实。

类比证明:

若干年前列车的软卧铺必须要有一定级别的党政干部才能够乘坐,其他的人无论拿多少钱也不能买,这种状态在某一个时点上结束了,软卧铺走进了市场和民间,老百姓可以购买,软卧铺从必须由一定级别的人才能够购买,进入到纯粹的民间任何人都可以购买后,他的需求和需求成长速度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他的发展前景是变得更有发展潜力了,还是与之相反?若干年前,坐飞机必须是有一定级别的干部凭单位介绍信才能坐飞机,之后这些政策被取消,飞机成了人人都可以乘坐的交通工具,在飞机由部分官员才能乘坐转变为人人都可以乘坐之后,需求规模发展潜力是壮大了还是萎缩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非常简单的,当软卧、飞机走向民间之后,发展基础大大加强了,需求规模大大膨胀了,需求成长速度远快于过去的只服务于特定官员,进入了一个更加持久的快速发展阶段。我想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对此有不同意见。今天茅台的消费者队伍中不正常的官员需求历史性退出,随之而来的是纯粹的民间消费和民间需求,这个转变与民航业走入民间,软卧车票走入民间是一样的还是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