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分析师谈iPhone6与iWatch
(2014-07-23 14:19:22)
标签:
财经it |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
台湾分析师谈iPhone6与iWatch
2014-07-23
时间:2014-7-15
地点:现代国际大厦
主讲:郭眀綨 台湾凯基证券研究部经理
会议记录:杜志君
Q:在新的iphone 6 4.7寸和5.5寸上有那些技术在智能机上是突破性的?哪些技术是延续性的改善,哪些是迭代创新的?它对智能机的未来会带来什么影响?
A:4.7寸 iphone 6
1)主要特色还是使用更大的屏,对于那些正在使用iPhone的用户以及那些放弃了使用iPhone的用户来说比较吸引,他们可能会选择更换下一代iPhone。
2)将in-cell触摸屏做到4.7寸的大屏是一个技术的突破。 in-cell触控技术本来是很昂贵的,被苹果的iphone 5和iphone 5s使用后变成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触控技术。目前iphone 5s大小的触控屏价格在20美元,刚量产时候是45美金。2年之内苹果将其价格做低了一半。
3)4.7寸iphone 6的另一外一个卖点是在新的操作系统ios 8上面。
4)硬件上其他的创新比较有限,其他的功能在iphone 5上已经有了。
5)还有就是4.7ip变得更薄,在iphone 5s的基础上还要减少薄20%-30%。
6)CPU将维持在1G Mhz,比android智能机要小得多,因此电池不会像android智能机的大。
从投资角度上看,iphone 6 4.7寸在技术上的投资亮点只有屏幕而已。其他部分虽然都有改善,但从投资上看没有一个全新的故事。
5.5寸 iphone 6
新技术使用比较明显,包括:
使用蓝宝石盖;
摄像头采用光学防抖,目前普及率非常低;
未来其他智能手机厂商的一两个高端特有机种都会想要使用蓝宝石和光学防抖技术。
下半年智能机市场:
国内中华酷联小米等厂商和iPhone 6所在市场是分隔开的,价格和渠道属性差异都比较大,受到的影响没那么大;而三星在下半年智能手机市场将会比较辛苦。中华酷联小米考虑到iphone 6发布带来的市场影响,在发布生产计划的时候都比较保守, 可能要先观察变化再做出调整。
Q:你的报告中对iphone 6 5.5寸和iWatch今年实际的发售量做了一个比较保守的预期,认为不会达到市场的预期;那么iphone 6的年发售量预计将达到多少?
A:估计iPhone 6今年销售8000万台没有太大问题,如果以过去的纪录来预估2015年是比较难的,但以目前来看,2015年上半年出货6000万台是可以预期的。iPhone的出货量预估:
2013年出货量1.53亿部;
2014年出货量预估1.7亿~1.8亿台比较合理;
2015年出货量预估超过2亿部;
Q:如果达到1.8亿部iPhone的出货量是否对苹果的业绩有跳跃式的提升?
A: 这个不容易,因为iPhone一开始生产的良率都不高。
当前影响苹果股价有几个原因:
1)从基本面来讲,大家都在观察,希望苹果能稳住毛利率。之前毛利率最高达到48%,但慢慢地往下掉,最低到过36%,之前因为这个原因其股价也相应下滑。最近看苹果的毛利率缓缓地往上走,大概在37%~38%左右。根据往年经验,新产品开始生产的第一个季度的良率是下滑的,所以毛利也是往下滑的,但是苹果的供应链调整是很快的,一个季度以后,它的毛利率就会往上。第四季度新版iPhone开始生产,
2)今年新iPhone因为屏幕变大了,大家预期iPhone有一个很大的换机需求,对今年的销售有明显成长。如果毛利率往上,销售部分有明显成长的话,整体利润是会增加的。
3)大家主要看iWatch。四五月份时候就和一些业内人士有共同的看法,那时苹果股价在500-550美元,认为今年大屏的iPhone 6就能让苹果的股价回到700美元水准; 而苹果的股价是否能到1000美元就要看iWatch.
因为iPhone能维持在高端智能机市场,但是市场占有率已经没有办法超越过去。而苹果自从乔布斯过世之后一直都没有新产品,iWatch是一个全新类的产品。
从投资角度看,今年iWatch的出货量不是重点,只要今年能够出货,并且市场对iWatch产品的反应非常好,所有的分析师和研究员都会用今年和明年的出货量来估算股价。所以主要的观察重点是iWatch是否能带来成功的创新,而不是它的出货量。有创新就有机会创新高。
另外iWatch有几个地方值得注意:
1. 基本的健康管理的功能:
ios 8上的health book就是做健康管理的应用,可以配合iWatch做好健康管理。
1)目前健康管理最成熟的就是心率测量。但目前市面上很多的可穿戴设备在测量心率上的准确度不能保证。
2)消费者的体验。如果手表只让消费者看到自己心率的数据,看多几次就不感兴趣没有新鲜感了。一家很成功的健康手环公司做过一个调查,发现使用者在使用手环1~3个月之后80%的就不继续用了。因此关键是能否完整的使用善用这些原始数据,为消费者做出一个有趣或者实用的功能。
未来可以和医院建立云端的联线,让心率数据经过有意义的统计之后跟医院的医疗体系进行一个较好的整合。这种服务是使用者所需要的。
2. iWatch和iPhone、iPad的联系。
有统计表示人们平均看手机的次数的100次/每天,用户能通过iWatch看iPhone、iPad消息和来电提醒等,从而减少看手机的次数,降低负担。
3. 流行饰品
iWatch设计出来应该要比其他的可穿戴式产品更加好看,将会是一个流行饰品,可以大胆预言苹果未来3-5年,竞争对手从现在的电子类的转变为现在的流行品牌厂家,如LV等。做股票的人对这个就很感兴趣,因为苹果变成这类型的公司后,公司的本益比就会明显增加。
现在苹果的本益比大概是15-20之间,如果变成一个流行饰品的品牌公司的话,本益比应该到25-30倍以上。
Q: 当前市面上的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健康相关的功能都局限于保健领域,包括心率检测等。苹果有没有可能有医疗级检测的相关功能?
A:有的,iwatch已经送往美国医药管理局做医疗认证,经过了认证代表以后设备可能会牵涉医疗行为。
心跳检测:技术比较成熟,检测发出光打到身体后返回的光,然后通过对反射回来的光进行检测。心率数据已经能够分析出身体上很多的状态数据。
血压监测:有机会实现,但机会不大。原理和测量心跳的技术有点像,利用身体对光的反射测量血压的数据。苹果已经申请相关专利,但血压监测比较难做到准确和小型化,认为机会不大。
血糖监测:苹果有一个专利,就是用耳机去测量血糖。利用耳机还能测量体温。但是实现测血糖功能不容易,因为以目前的技术做出来的耳机会很大,不方便使用,而且和苹果的设计风格不一致。
Q:就算血压和血糖在第一代iWatch产品没有机会出现,在技术上苹果是否属于绝对领先的?
A: 苹果相关技术地位我们还在调查,但苹果最重要的是要证明这种类型的穿戴式产品是有市场需求的。举个例子,第一代iPhone有很多功能是很简化的,可是它证明了触控智能机是成功的,是用户所要的,这个革命性的界面和触控的使用验证是最核心最关键的。在验证以后再发展出更高端的摄像头、云端服务、Appstore等应用。
iWatch不可能第一代就完善。但可穿戴式产品应该是未来5-10年比较重要的产业趋势,第一年最重要的是验证这样一个能提供准确健康数据信息的、能够作为装饰品的穿戴式产用品是否为用户所需要的。
如果做得漂亮点,用好的材质,比如黄金砖石等,会不会有人愿意花几千美元去买它?这个很核心;其它的先是次要的,如果都经过验证之后,其它我们提到的功能可以后续再慢慢发展起来,让功能更完善。
Q:iWatch有多少种型号?是否有廉价和昂贵的版本?
A:iwatch尺寸:1.3和1.5寸
iwatch价格:有不同档次的产品。
200~400美元起:相当于终端智能机的价格。
1000美元及以上:该档次整体出货量占比是很低的。但它是用来验证苹果是否能够进入奢饰品牌市场一个很重的产品。因为现在我们是从消费电子来看这个市场,但是如果是从做手表看,一个做的很好的手表买几千美金是很正常的。重点是苹果是否能该改变它的品牌形象,让它以后成为一个时尚品牌。如果成功,它的本益比就会增加。这个应该是一个比较长的故事。
Q:判断iWatch想转型时尚品牌的根据是什么?
A: 从iWatch一些设计的想法以及和近来从奢饰品牌上挖了一些人负责iWatch来看能够判断出来。
Q:今年蓝宝石的量是否能上去?
A:原本iWatch规划全部都用蓝宝石盖,但现在也会采用玻璃盖板——康宁的大猩猩三代屏。iPhone今年不一定能推出蓝宝石的版本,主要考虑到生产工艺的问题:
一个是长晶材料的问题,另一个是最后端的切割加工上良率的问题,目前还没有达到非常好的良率。所以今年生产切割机器工厂的加工率可能不如预期。
Q:切割机是否用的大族激光的切割机?
A:这个未能确认。
Q:保护盖蓝宝石市场Rubicon有没有机会?
A:蓝宝石应该以GTAT为主,因为R已经是苹果供应链的了,相机的保护盖就是用的蓝宝石。而苹果和GTAT合作是为了将蓝宝石应用在保护盖,苹果希望在长晶技术上也能够完全掌握。
Q:iWatch屏幕比较小,低阶的版本不使用蓝宝石是因为成本问题吗?
A: 是成本的问题,因为加工的难度很高。蓝宝盖不是一个平面,在边沿的地方会有一个锕角。蓝宝石是苹果第一次使用的技术。8年前第一次使用cnc金属机壳的时候,并不是全所有产品全面采用,需要一段时间来验证和完善。当前蓝宝石没办法满足产能需求。iWatch上用玻璃屏应该是康宁大猩猩第三代屏,但和一般厂商用的第三代屏的配方不同。
Q:蓝宝石跌落测试问题是什么时候的问题?有什么工艺能保护它?为什么
A: 一直都有这个问题,蓝宝石材料硬度高耐刮,但是比较脆。
如果碰撞后碎裂将带来安全性的问题,也会给苹果带来法律问题,一般可以在底层加防爆膜解决。但是该方案缺点:增加了成本、增加了手机厚度、影响了光学效应。蓝宝石盖本身透光率就比玻璃要查,因此加上防爆膜使屏幕的透光率更低,这些措施显然降低了用户体验。
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加防爆膜,蓝宝石和下面的incell触控屏进行贴合,贴合的胶就能达到防爆的效果,虽然这个是很难的,但是能够做到就最好。
Q:为什么蓝宝石的问题现在才报出来?
A:这个在材料上是蓝宝石的问题,在量产上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时间。我们认为今年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性比较低。我们对今年5.5寸iPhone6是否能发售持有比较保守的态度。不过即使5.5不发售,我们对4.7寸发布比较乐观。iPhone 5会有更廉价版本来取代现在的iphone 4s。4s的替代可以抓800万-1000万,量也非常不错。
Q:iphone 6 4.7寸 30% 是蓝宝石?
A:差不多20%-30%, 5.5寸开始规划也是这样。 一开始考虑到蓝宝石产能的限制,只会在容量最高的iPhone版本上使用。一般的版本只用玻璃保护盖。
Q:iWatch什么时间发布?
A:发布时间点:
9月发布:
4.7寸iPhone 6
iPad air 2
iPad mini 2
10月中下旬:
iWatch
Q:iPad air2 有什么变化?
A: iPad air 2 新特性:
1.增加指纹识别;
2.摄像头从500万像素升级到800万;
3.处理器提升;
4.可能会推出金色机壳(土豪金)
5.厚度上苹果的目标是做得更薄,会采用全贴合技术实现。
今年苹果订单:
金属机壳方面:
苹果在台湾可成部分的订单原先预计9月份大量出货,但目前看起来时间点可能因为一些问题推迟到10~11月。可成占订单数20%左右;红海占订单数60%-70%,一开始可能超过7成;
组装方面:
Q:广达拿到iwatch 100%份额对其股价有和影响?
A: 要看发布会后,大家对iwatch的接受程度,如果iwatch成功的话有2个最大受惠者:
第一个是苹果自己,因为iWatch毛利超过50%,如果更顺利能进入流行饰品市场的话,对Apple的本益比就会有较大帮助。
第二个是广达,如果iWatch今年发布后得到使用者认可,明年至少是三四千万的量。开始设计加工的订单100%给到广达,并且广达量产之后的第一年内,苹果不容已找到新的EMS(合作设计加工)厂商,找到新的EMS厂商大概也要到2016年。
iWatch有几千元单价的产品,平均下来成本和iphone不会差太多, iphone算量产成本大概在200-220美金左右,一开始比较贵可能成本要300美金左右,随着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价会下掉。Iwath的单机出货量还没有出来,很多零组件的数据苹果还在估算中;我们相信以iWatch这么高贵的产品,整体平均下来的成本可能是iphone成本的60%-70%。因此iWatch订单对广达来说相当于iphone的订单。
Q:富士康在iphone 6是85%的份额?
A:iPhone5.5寸今年全由富士康生产;iPhone4.7寸由富士康、和硕(Pegatron)生产; 要看和硕的良率表现(7-8月),如果顺利,苹果会取个平衡;如果不顺利,可能只有15%-10%。目前和硕的良率状况落后富士康差不多1-2个月的进度。
今年硬件厂商会先准备好iphone 6的硬件,然后等待苹果的IOS 8出来后进行烧录。其实每一年最后生产的瓶颈都不在硬件上,而是在最拖时间的软件上。
Q:关于液态金属,苹果会使用吗?什么时候,哪个版本会使用?
A:我们认为液态金属在三年之内都只是用来做一些小部件,要扩大到做金属机壳至少要三年以上。因为液态金属在外观件应用技术上还没有突破:
1. 要在阳极处理上做较多色彩的涂布是液态金属应用的一个瓶颈。
2. 另外目前使用液态金属做大面积金属机壳也有良率问题。
目前来看还没有计划将液态金属用到结构件的部分,明年液态金属被用在iPhone上的机会也不大 。
Q:A股有哪些iphone 6相关的公司?
A:在做配件的供应商中,大陆企业还是有成本优势的
1. 电池——德赛和欣旺达
Iphone 6 4.7寸的电池供应商:深圳的德赛电池和台湾新普科技symplo;
Iphone 6 5.5寸的电池供应商:深圳的欣旺达和台湾新普科技;
单颗芯电池的生产德赛和欣旺达的技术已经上来,但是要做双颗芯或者三颗芯这样的电池模组的话,要求更高的生产自动化门槛,这方面目前来说台湾的企业还是比较有优势。
因为iPhone 6的电池要求更薄,今年台湾顺达Dynapack没有通过苹果认证,但是对它丢掉的订单都到新普去了,对德赛没有帮助。因此今年台湾新普的股价稳稳的往上,这是一个趋势。因此,如果是单颗芯电池,大陆厂商会有优势;而两颗芯或者三颗芯以上的电池,目前来说台湾企业会更有优势。
2. 无线充电线底座——立讯精密,
iWatch只有无线充电,但没有有lightning cable。立讯精密是无线充电比较直接受益的企业。
另外:lightning线供应方面,立讯精密今年在lightning线的市场占有率没有去年预期那么好。
2013年市场状况:
正威占50% 份额
鸿海占40% 份额
立讯去年出的不多,大概5%-10% 份额
2014年预期:
立讯能够完全取代正威,占60%
正威和鸿海占剩下的40%
实际情况:
lightning cable 前年刚出来的时候报价7美元/条,去年掉到4.5美元,今年,正威报3美元,立讯报2.4~2.6美元,鸿海报价不到2.3美元。鸿海因为对自己的自动化生产很有信心,所以凭借最低的报价拿到了最大比重的订单,大概50%,立讯30%-35%,正威 15%-20%。
但是上周了解到,鸿海的自动化生产的良率没有达到成本的需求,因此有些订单又回到了立讯和正威那里,它们2家的比重可能比之前还要多一些。
今年立讯扩大投资增加lightning线的产能,但自动化良率提升是没那么快的,和鸿海有同样的问题。如果产能可以提升上来,对比正威报价,苹果应该会优先把订单给立讯。
不过从股票市场来说,立讯去年表现已经反映了lightning的故事。
3. 光学上
摄像头产品,台湾厂商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包括:
镜头模组:大立光;
摄像头模组:光宝技术比 舜宇光学还要更领先。
4.SiP基板 - 环旭电子ASE
环旭电子是全球半导体封装测试龙头台湾日月光集团在大陆的子公司,是SIP封装的龙头企业,微小模组全球领先。为符合可穿戴设备轻薄短小(厚度和面积小)的特性,iWatch采用了先进的系统级封装(SiP)模组技术,相当于将PCB上的晶片封装到一个SiP基板上,成本超过30美元。但并不是只有环旭电子能做,其他厂家也能做。
Q:苹果透露产能的限制在刚投20nmA8芯片上, A8芯片是台积电生产,产线刚上,良率不高,做得比较艰难,你怎么看?
A:当前良率估计70% ,可进入量产阶段,对台积电来说70%的良率并不盈利。芯片生产的良率要到75%~80%才能挣钱,比较理想的良率至少是80%以上。当前良率应该会慢慢提升,从目前来看A8生产良率问题应该不会成为苹果量产的最大瓶颈。
Q: iPhone 6前后摄像头规格是什么?
A: 前后摄像头都是用sony的;后摄像头用的800M像素,比iphone 5的800万要好;前摄像头160~200万。
Q: iphone处理器性能参数?
A:iphone5s 800Mhz
iphone6 1GHz
ipad 1GHz
对比android现在最基本都要2GHz以上,苹果在系统上的优化相对只需用较低的处理频率,好处是更省电,不需要太大的电池,苹果维持在1Ghz的话只需要1500-2000mah就够用了,而Android电池随便就要用到2000-3000mah。
Iphone6电池:4.7寸 1800mah
5.5寸 2800mah
Q:3.5mm音频口是否会被取代?
A:因为3.5mm音频口的规格很普遍,现阶段直接取消掉的风险很高,今年应该不会动。iPhone 6的随机耳机还是3.5mm接口的,但beats用lightning是很确认的,可以提供lightning接口的beats耳机。而且未来要将手机做得更薄的话,3.5mm的音频口是一个障碍,所以未来趋势是要拿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