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角度对【①腾讯入股京东②京东合并易迅QQ团购腾讯拍拍等信息③怎么看苏宁】的进一
(2014-03-09 10:30:13)
标签:
财经 |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
三个角度对【①腾讯入股京东②京东合并易迅QQ团购腾讯拍拍等信息③怎么看苏宁】的进一步分析及猜想
2014-03-09李宏科 汪立亭 海通批零
事件:3 月 7 日消息,腾讯与京东的资本联姻已成定局。腾讯电商正在就此事召开会议,正式确定腾讯电商与京东的合并方案:腾讯微购物并入微信,其他腾讯拍拍、QQ 团购、易迅网等线上电商并入京东。京东已经有人员开始入驻易迅,开始对易迅的仓库、库存以及相关资产做盘点,而刘强东也已经和马化腾见面商讨合并一事。
我们的观点。
总体而言,腾讯与京东的资本联姻,将显著改变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商竞争格局,主要互联网电商竞争参与者的地位和趋势展望将发生变化。
(1)从腾讯角度,虽然剥离电商B2C业务将减少其收入约20%的比例,但可提升毛利率8个百分点左右。同时,从现实角度,其依靠易迅赶超阿里、京东等实物电商继而改变现有电商格局的可能性较小,通过以资源换取京东股份和远优于易迅的电商平台,将使其能够专注于信息服务,着力于完善微信O2O生态圈,并借助京东丰富微信支付的电商应用场景,有助于其进一步增强移动互联网入口和微信支付等的竞争力。
(2)从京东角度,易迅、拍拍网和QQ团购并入京东后,可为京东新增C2C和团购运营平台,京东旗下将形成京东+易迅B2C、拍拍网C2C、团购等多业务板块,市场份额提升。更重要的是,京东将可获得微信流量额用户关系导入,打通O2O,从互联网电商快速买入移动互联网竞争高地,相对于阿里巴巴等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短期的效果在于,京东的上市估值空间将进一步被打开。不考虑合并后京东可能的O2O发展空间,我们静态测算腾讯的入股比例在16-20%的可能性更大,测算腾讯电商对京东的估值增厚区间为9.7%-18.1%,中枢为13.6%;
(3)从苏宁角度,如果说仅因京东上市给苏宁带来估值提升还值得些许期待,那么腾讯入股京东有可能打乱这一想像节奏与空间,并有可能影响之前市场所预期的对苏宁的同业估值提升效应,甚至转变为竞争格局变动下的短期估值压制。
在苏宁易购在市场份额相对弱化的情况下,是否还能否分享京东可能带来的估值提升,我们认为取决于:(A)继续自主发展平台型服务商的模式下,其能否依靠线上线下两种资源,同时依托入口流量业务、金融创新及虚拟运营上等的推进,实现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其方向依然值得肯定,效果有待观察;(B)若苏宁与同样面临竞争压力的百度或阿里达成合作(两者目前旗下均无自主式B2C平台),则有望分享后者现有的巨大电商流量入口,同时通过提供线下1600多家门店网点实现双方O2O布局共赢,从而或可实现收入规模和估值倍数的双重提升。当然,第二条只是我们出于自身能力的猜想。
以下是我们的进一步分析,敬请参考!
(1)腾讯:静态测算剥离B2C业务减少收入20%、提升毛利率8个百分点,专注打造微信O2O生态圈
腾讯2013上半年实现收入280亿元,同比增长38.58%,毛利率55.04%,其中电子商务服务收入占比14.7%(2012年10.1%),毛利率6.27%(2012年5.31%),毛利额占比仅1.7%(2012年0.9%)。我们初步测算预计,腾讯2013全年收入约600亿元,假设电商收入占比15%,合约90亿元,对应增速约100%;若腾讯剥离电商业务,静态测算其2013上半年毛利率将大幅提升8.4个百分点至63.5%。
腾讯旗下电商资产主要包括:(A)易迅网:2006年上线,在2013年B2C市场(含平台式)中,天猫以50.1%的市场份额居首位;京东份额22.4%(超1000亿元),若加上腾讯电商的3.1%(约150-200亿元),合计25.5%,与第3位苏宁易购(4.9%)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
(B)拍拍网:2005年上线,较淘宝网晚两年,在2013年C2C市场中,淘宝网份额高达96.5%(对应约1.1万亿交易额),拍拍网占3.4%(对应约600亿交易额),易趣网占0.1%。
(C)QQ团购:2010年上线,2013年1月腾讯旗下高朋网与F团、QQ团三者合并,由高朋网运营,2013年团购市场份额合计6.41%,仅次于美团网(16.44%,阿里巴巴投资),第3-7名依次为拉手网(5.13%)、糯米网(5.06%,百度收购)、大众点评(4.87%,腾讯持股20%)、窝窝团(4.68%)、满座网(1.39%,苏宁收购)。若以高朋+大众点评计,市场份额合计达11.28%,与美团网同为团购市场第一阵营,远高于其他网站5%或以下的份额。
(D)腾讯微购物:2014年1月初上线,致力于打造O2O一体化购物平台,目前入驻65个品牌(包括绫致旗下vero moda、only、jack jones三个品牌)。
除上述所析经营层面影响外,在战略层面腾讯还可通过京东平台推广微信支付,后续若将微购物、京东B2C、QQ团购等多业务接入微信,可进一步完善微信O2O生态圈,增强与阿里巴巴的对战筹码。
(2)京东:电商业务多元化,对接微信入口打开估值想像空间
我们认为,易迅原有资产并入京东后,可分享后者较优的供应链效率,提高竞争力,但因涉及人员、资产和物流等资源整合,预计两者合并后在B2C市场的规模效应发挥仍需一段时间;拍拍网和QQ团购并入京东后,为京东新增C2C和团购运营平台,京东旗下将形成京东+易迅B2C、拍拍网C2C、团购等多业务板块。
在移动购物市场,淘宝无线占比76.6%,第2-5及市场份额依次为手机京东6%、手机腾讯电商1.5%、苏宁易购0.8%、手机亚马逊中国0.6%(艾瑞数据)。若腾讯对整合后的京东全面开放微信入口,京东有望分享微信流量,提升移动端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对接微信入口有望迅速京东打开O2O发展空间,这也是提升其上市估值的关键所在。
自2月中旬传出腾讯入股京东事项至今,媒体虽多次捕风捉影地报道进展,但并未确定入股比例和金额,目前有16-20%和5-6%两种说法。不考虑合并后京东可能的O2O发展空间,我们静态测算腾讯的入股比例在16-20%的可能性更大:
(A)以腾讯电商2013年90亿人民币(合约15亿美元)为基数,分别给以2014年60%、80%和100%增速,给以0.8、1.0和1.2倍PS,对应腾讯电商估值区间为18.6-34.8亿美元;
(B)按之前《对京东商城招股书的深度分析——国内B2C电商领导企业,创新业务成长是盈利机会20140207》中给以的京东估值中枢192亿美元(2014年60%收入增速、1倍PS),测算腾讯电商对京东的估值增厚区间为9.7%-18.1%,中枢为13.6%;
(C)若另外加上部分现金对价,腾讯持股比例很可能达16-20%。
无论腾讯持股比例为5-6%还是16-20%,股份很可能为A类股(投票权比例为1:1),投票权仍较小;而刘强东目前直接间接所持有23.67%股份为B类股(投票权比例为1:20),对应投票权超85%,足以保持京东运营的独立性。
(3)苏宁:市场份额弱化VS可能的估值倍数提升
苏宁2013年收入1054.34亿元,同比增长7.19%(其中同店增长6.36%),线上业务实现含税收入218.9亿元,同比增长43.86%,此外,“红孩子”母婴、化妆品等销售收入及开放平台、商旅、充值、彩票、团购等虚拟产品代售等业务合计含税收入约42亿元。2013年净利润下滑86.32%至3.66亿元,体现公司同时面临消费放缓、渠道竞争激烈及公司转型战略下投入增加等多方面的经营压力。
我们之前从运营数据、收入构成及主要财务指标、物流体系及业务范畴等方面对京东和苏宁易购进行了对比分析:苏宁易购在规模上仍与京东有较大差距,比如,苏宁SKU约300万,日均访问量约800万,日均订单数约18万,2013年交易额261亿元,以上指标约为京东的12-20%左右。
经营层面,易迅并入京东后,相对苏宁易购的规模优势无疑将进一步增强。但我们认为,苏宁近期通过合并线上线下体系、引入并提拔互联网人才及推进保险代理业务等,已充分体现其2014年将深入落实向平台型服务商转型的战略,提升业务推进和金融创新等的执行力,方向值得肯定,效果有待观察。
估值层面,苏宁目前689亿市值对应2014年的PS仅0.54倍。若京东上市受追捧有1.5-2倍PS,则苏宁估值也有望提升,市值空间打开,参照1倍PS(虽然将线上线下收入综合进行PS估值的逻辑有待商榷,但基于苏宁线上线下销售打通后O2O协同效应、苏宁在入口平台、金融和零售相关领域的并购、渗透等战略,亦可享受一定溢价),可展望1200-1300亿元市值,该市值目标的实现虽具有不确定性但并非不可期待。
但苏宁易购在市场份额相对弱化的情况下,能否分享京东可能带来的估值提升,我们认为取决于苏宁未来能否实现:
(A)线下门店恢复增长:体现在改善顾客体验,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苏宁电商2013年总计261亿元的收入规模和40%+的增速均不及京东,而未来在易迅和京东合并后,若易购增速无法提升,市场份额下滑不可避免;但易购目前占比公司总收入仍较小,仅约2%,可比门店增长以及关店调整仍是影响公司收入成长的主要因素。
(B)扎实推进平台型服务商转型:表2是我们之前整理的京东和苏宁业务范畴对比。相比京东,至少从目前来看,苏宁已搭建好更优的业务体系,具有开放平台、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及入口、支付与物流等诸多方面的领先优势,这成为公司平台型服务商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但伴随公司战略转型所需的资本支出(物流、云设施等),已然成为2013年四季度以来压制公司估值的又一因素,至少在公司转型前景明朗之前造成了市场情绪的分歧。
(C)与电商龙头合作的猜想?在目前BAT竞争格局中,中小电商纷纷站队,近期已有阿里收购高德地图、腾讯参股大众点评、1号店与当当合作、腾讯和阿里抢夺线下资源(王府井等传统百货)等。对苏宁来说,我们大胆猜想若其与百度或阿里达成合作(两者目前旗下均无自主式B2C平台),则有望分享后者现有的巨大电商流量入口,同时通过提供线下1600多家门店网点实现双方O2O布局共赢,从而或可实现收入规模和估值倍数的双重提升。当然,目前这只是我们限于自身知识和信息面的猜想。
2014-03-09
我们的观点。
总体而言,腾讯与京东的资本联姻,将显著改变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商竞争格局,主要互联网电商竞争参与者的地位和趋势展望将发生变化。
(1)从腾讯角度,虽然剥离电商B2C业务将减少其收入约20%的比例,但可提升毛利率8个百分点左右。同时,从现实角度,其依靠易迅赶超阿里、京东等实物电商继而改变现有电商格局的可能性较小,通过以资源换取京东股份和远优于易迅的电商平台,将使其能够专注于信息服务,着力于完善微信O2O生态圈,并借助京东丰富微信支付的电商应用场景,有助于其进一步增强移动互联网入口和微信支付等的竞争力。
(2)从京东角度,易迅、拍拍网和QQ团购并入京东后,可为京东新增C2C和团购运营平台,京东旗下将形成京东+易迅B2C、拍拍网C2C、团购等多业务板块,市场份额提升。更重要的是,京东将可获得微信流量额用户关系导入,打通O2O,从互联网电商快速买入移动互联网竞争高地,相对于阿里巴巴等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短期的效果在于,京东的上市估值空间将进一步被打开。不考虑合并后京东可能的O2O发展空间,我们静态测算腾讯的入股比例在16-20%的可能性更大,测算腾讯电商对京东的估值增厚区间为9.7%-18.1%,中枢为13.6%;
(3)从苏宁角度,如果说仅因京东上市给苏宁带来估值提升还值得些许期待,那么腾讯入股京东有可能打乱这一想像节奏与空间,并有可能影响之前市场所预期的对苏宁的同业估值提升效应,甚至转变为竞争格局变动下的短期估值压制。
在苏宁易购在市场份额相对弱化的情况下,是否还能否分享京东可能带来的估值提升,我们认为取决于:(A)继续自主发展平台型服务商的模式下,其能否依靠线上线下两种资源,同时依托入口流量业务、金融创新及虚拟运营上等的推进,实现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其方向依然值得肯定,效果有待观察;(B)若苏宁与同样面临竞争压力的百度或阿里达成合作(两者目前旗下均无自主式B2C平台),则有望分享后者现有的巨大电商流量入口,同时通过提供线下1600多家门店网点实现双方O2O布局共赢,从而或可实现收入规模和估值倍数的双重提升。当然,第二条只是我们出于自身能力的猜想。
以下是我们的进一步分析,敬请参考!
(1)腾讯:静态测算剥离B2C业务减少收入20%、提升毛利率8个百分点,专注打造微信O2O生态圈
腾讯2013上半年实现收入280亿元,同比增长38.58%,毛利率55.04%,其中电子商务服务收入占比14.7%(2012年10.1%),毛利率6.27%(2012年5.31%),毛利额占比仅1.7%(2012年0.9%)。我们初步测算预计,腾讯2013全年收入约600亿元,假设电商收入占比15%,合约90亿元,对应增速约100%;若腾讯剥离电商业务,静态测算其2013上半年毛利率将大幅提升8.4个百分点至63.5%。
腾讯旗下电商资产主要包括:(A)易迅网:2006年上线,在2013年B2C市场(含平台式)中,天猫以50.1%的市场份额居首位;京东份额22.4%(超1000亿元),若加上腾讯电商的3.1%(约150-200亿元),合计25.5%,与第3位苏宁易购(4.9%)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
(B)拍拍网:2005年上线,较淘宝网晚两年,在2013年C2C市场中,淘宝网份额高达96.5%(对应约1.1万亿交易额),拍拍网占3.4%(对应约600亿交易额),易趣网占0.1%。
(C)QQ团购:2010年上线,2013年1月腾讯旗下高朋网与F团、QQ团三者合并,由高朋网运营,2013年团购市场份额合计6.41%,仅次于美团网(16.44%,阿里巴巴投资),第3-7名依次为拉手网(5.13%)、糯米网(5.06%,百度收购)、大众点评(4.87%,腾讯持股20%)、窝窝团(4.68%)、满座网(1.39%,苏宁收购)。若以高朋+大众点评计,市场份额合计达11.28%,与美团网同为团购市场第一阵营,远高于其他网站5%或以下的份额。
(D)腾讯微购物:
除上述所析经营层面影响外,在战略层面腾讯还可通过京东平台推广微信支付,后续若将微购物、京东B2C、QQ团购等多业务接入微信,可进一步完善微信O2O生态圈,增强与阿里巴巴的对战筹码。
(2)京东:电商业务多元化,对接微信入口打开估值想像空间
我们认为,易迅原有资产并入京东后,可分享后者较优的供应链效率,提高竞争力,但因涉及人员、资产和物流等资源整合,预计两者合并后在B2C市场的规模效应发挥仍需一段时间;拍拍网和QQ团购并入京东后,为京东新增C2C和团购运营平台,京东旗下将形成京东+易迅B2C、拍拍网C2C、团购等多业务板块。
在移动购物市场,淘宝无线占比76.6%,第2-5及市场份额依次为手机京东6%、手机腾讯电商1.5%、苏宁易购0.8%、手机亚马逊中国0.6%(艾瑞数据)。若腾讯对整合后的京东全面开放微信入口,京东有望分享微信流量,提升移动端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对接微信入口有望迅速京东打开O2O发展空间,这也是提升其上市估值的关键所在。
自2月中旬传出腾讯入股京东事项至今,媒体虽多次捕风捉影地报道进展,但并未确定入股比例和金额,目前有16-20%和5-6%两种说法。不考虑合并后京东可能的O2O发展空间,我们静态测算腾讯的入股比例在16-20%的可能性更大:
(A)以腾讯电商2013年90亿人民币(合约15亿美元)为基数,分别给以2014年60%、80%和100%增速,给以0.8、1.0和1.2倍PS,对应腾讯电商估值区间为18.6-34.8亿美元;
(B)按之前《对京东商城招股书的深度分析——国内B2C电商领导企业,创新业务成长是盈利机会20140207》中给以的京东估值中枢192亿美元(2014年60%收入增速、1倍PS),测算腾讯电商对京东的估值增厚区间为9.7%-18.1%,中枢为13.6%;
(C)若另外加上部分现金对价,腾讯持股比例很可能达16-20%。
无论腾讯持股比例为5-6%还是16-20%,股份很可能为A类股(投票权比例为1:1),投票权仍较小;而刘强东目前直接间接所持有23.67%股份为B类股(投票权比例为1:20),对应投票权超85%,足以保持京东运营的独立性。
(3)苏宁:市场份额弱化VS可能的估值倍数提升
苏宁2013年收入1054.34亿元,同比增长7.19%(其中同店增长6.36%),线上业务实现含税收入218.9亿元,同比增长43.86%,此外,“红孩子”母婴、化妆品等销售收入及开放平台、商旅、充值、彩票、团购等虚拟产品代售等业务合计含税收入约42亿元。2013年净利润下滑86.32%至3.66亿元,体现公司同时面临消费放缓、渠道竞争激烈及公司转型战略下投入增加等多方面的经营压力。
我们之前从运营数据、收入构成及主要财务指标、物流体系及业务范畴等方面对京东和苏宁易购进行了对比分析:苏宁易购在规模上仍与京东有较大差距,比如,苏宁SKU约300万,日均访问量约800万,日均订单数约18万,2013年交易额261亿元,以上指标约为京东的12-20%左右。
经营层面,易迅并入京东后,相对苏宁易购的规模优势无疑将进一步增强。但我们认为,苏宁近期通过合并线上线下体系、引入并提拔互联网人才及推进保险代理业务等,已充分体现其2014年将深入落实向平台型服务商转型的战略,提升业务推进和金融创新等的执行力,方向值得肯定,效果有待观察。
估值层面,苏宁目前689亿市值对应2014年的PS仅0.54倍。若京东上市受追捧有1.5-2倍PS,则苏宁估值也有望提升,市值空间打开,参照1倍PS(虽然将线上线下收入综合进行PS估值的逻辑有待商榷,但基于苏宁线上线下销售打通后O2O协同效应、苏宁在入口平台、金融和零售相关领域的并购、渗透等战略,亦可享受一定溢价),可展望1200-1300亿元市值,该市值目标的实现虽具有不确定性但并非不可期待。
但苏宁易购在市场份额相对弱化的情况下,能否分享京东可能带来的估值提升,我们认为取决于苏宁未来能否实现:
(A)线下门店恢复增长:体现在改善顾客体验,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苏宁电商2013年总计261亿元的收入规模和40%+的增速均不及京东,而未来在易迅和京东合并后,若易购增速无法提升,市场份额下滑不可避免;但易购目前占比公司总收入仍较小,仅约2%,可比门店增长以及关店调整仍是影响公司收入成长的主要因素。
(B)扎实推进平台型服务商转型:表2是我们之前整理的京东和苏宁业务范畴对比。相比京东,至少从目前来看,苏宁已搭建好更优的业务体系,具有开放平台、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及入口、支付与物流等诸多方面的领先优势,这成为公司平台型服务商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但伴随公司战略转型所需的资本支出(物流、云设施等),已然成为2013年四季度以来压制公司估值的又一因素,至少在公司转型前景明朗之前造成了市场情绪的分歧。
(C)与电商龙头合作的猜想?在目前BAT竞争格局中,中小电商纷纷站队,近期已有阿里收购高德地图、腾讯参股大众点评、1号店与当当合作、腾讯和阿里抢夺线下资源(王府井等传统百货)等。对苏宁来说,我们大胆猜想若其与百度或阿里达成合作(两者目前旗下均无自主式B2C平台),则有望分享后者现有的巨大电商流量入口,同时通过提供线下1600多家门店网点实现双方O2O布局共赢,从而或可实现收入规模和估值倍数的双重提升。当然,目前这只是我们限于自身知识和信息面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