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个虚拟圆!
(2012-11-20 23:52:28)
标签:
教育岁月杂谈 |
分类: 人文、砺志、修业、奋斗 |
二个虚拟圆!
我们都希望在廿一世纪,有更多彩的人生;有更丰盛的经历,但是这样的美梦是否一定会成真呢?这样的期待是否一定会实现呢?
在这样的自我对话之中,不觉又联想到一个我和许多学生都喜欢的益智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很简单──「请用一笔画完四条线,这四条线正好穿连下图之九个点,且每点只能被穿越一次。」
游戏纸发下去之后,大家都会很努力的玩,尤其从没有玩过这个游戏的同学更是兴奋,努力连了半天,兴奋中慢慢渗入了疑惑─
「咦!奇怪,怎么总是有一个点连不上」,一位同学望着自己的游戏纸托腮苦思。
另一个同学侧头过去看了他的画法,说──「我才惨呢?我画了半天还比你多漏了一个点呢?」原来他是这样画的──
此时另一位同学兴奋大叫「我有答案了」大家凑过去看,他的画法是:
马上有同学提醒他──「这样画不行啦!因为规定是要四条联机,你的四条线又没有连在一起。」接连碰壁之后,有的同学开始对规则提出质疑──
「老师五条线行不行?」
「老师四条线一定都要相连吗?」
「非要一笔画不可吗?」
既然规则没得商量,同学们只好识趣地再埋头苦思…大约又过了煮一壶咖啡的时间,终于有同学兴奋大叫「我有答案了!」
我立刻请他上台,打开投影机将一张游戏纸投射在白板上,请他将结果秀给大家看,只见他手起笔落一下就画好了
台下有惊叹声、也有抗议声,我先请发出抗议声的同学表示意见──
「老师,这不算啦!」
「因为他把线画出框框了嘛!」
「哦!好像没有哦!」他似有所悟。
「当然算啦!」刚才先发出惊叹声的几位同学抢先响应。
约有95%的手都举了起来。
「老师我觉得他代表一种先入为主且没有经过验证的想法。」
「怎么说呢?」
「因为虽然游戏规则上,没有提到框框,但是从一开始我就自以为不可以超过框框!」
热烈的掌声之后,我再请问大家──
「老师,我觉得框框可能是由 “成长的背景” 构成的。」
「没错,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可能呢?」我继续鼓励他们
「“价值观念” 是否也会和框框有关?」
「能不能请您举个例子?」
「像我爸爸本性很节俭,所以他就对我买最炫的手机很有意见。」
「所以都是你爸爸不对啰?」
「以前我是这样想,可是现在我觉得反而可能是因为自己跳不出那种追求时髦的框框。」
「还有没有一些构成框框的因素呢?」
「老师,“人生的经验”算不算?」
「因为成功会带来掌声、喝采与荣誉,而这些感受又特别甜美,所以只要一想到这些甜美的记忆,人们也许就会情不自禁的Copy以前的成功作法。」
「所以框框就开始愈来愈牢不可破?」
许多同学都点头认同…
「所以不仅失败为成功之母,如果我们继续陶醉在成功中,说不定成功也会成为失败之母呢!」另一位同学马上举一反三,为框框内隐藏的危机下了一个清楚的批注。
「这位同学讲的好极了,所以最后我们不妨来想一想,如何才能跳脱框框,在成功之后继续超越呢?」
一阵沈思之后,有位同学举手发言:
「老师我有一点想法,不知道可不可以到白板上画出来给大家参考?」
「当然好啊!」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刚才前一位同学所画的图上,又用虚线加上了两个圆
他画完后,我立刻问他:「能不能请你把加上两个圆的想法告诉大家?」
「我非常认同刚才大家对跳出框框的看法,但是令我感受更深的是──我若能早一点看出框框之外这两个虚拟的圆,说不定我早就能想到这个游戏的解法了。」
经过他这样一说明,全班才发现原来这个九点联机的益智游戏,是要加上“两个虚拟的点” 才会迎刃而解,
这真是一个既有趣、又高明的看法,大家情不自禁地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顺势追问下去──
「那么,请大家想一想这 “两个虚拟的圆” 又代表什么意义呢?」
「老师,因为这些虚拟的圆都在框框之外,所以我觉得它似乎可以代表我们自己以外的资源。」
「能否举例说明?」
「譬如“虚拟的圆”就是我爸爸的Money。」全班哄堂大笑,我真喜欢这群同学在认真思考之余仍不忘嬉笑的学习态度。
「如果你老爸的股票都变成水饺了,他已经没有多少Money可以成为你的助力了,那么这些虚拟的圆还可能代表什么呢?」
「老师,我觉得它还可以代表我现在尚未拥有的知识。」
「好极了!所以这就是身为知识分子就要终身不断学习的道理,除此之外虚拟的圆还可以代表什么意义呢?」我继续鼓励大家……
结果,在下课前,我们发现 “虚拟的圆” 还可以是:
接纳别人的建议(特别是批判式的意见)
勇于尝试的好奇
不再虚妄的坦诚
拥抱未知的热情
欣赏别人的谦虚
融入天地的谦卑
(本文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