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析师需要的不仅是头脑,还有勇气

(2012-07-25 10:57:28)
标签:

财经

股票

文化

法律

教育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分析师需要的不仅是头脑,还有勇气

       2012A股已经走完一半多行程,除加加食品、海思科等28只次新股在良好业绩的支撑下逆势走高,但其余88只次新股均败走麦城,股价一路震荡下行,纷纷跌破上市首日的开盘价,令投资者大跌眼镜。例如温州宏丰,截至22日,该股报收16.96元,与首日开盘价26.11元相比已然跌去35%,其所属板块的同期跌幅仅4%左右。但多家券商研究机构当时的估值却“很给面子”,比如东北证券报告显示其合理估值定位为22.0525.20元;海通证券预估的合理区间为2325.3元;东方证券更是高达28.534.2元。如果说股价“看走眼”与大盘弱市震荡、首日炒新等因素有关,那么对业绩“看走眼”多少有点令券商难堪。例如珈伟股份,世纪证券在公司上市之初预计2012年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约1.73%,但据该公司的业绩预告显示,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高达94.12%95.85%,下半年想要“翻盘”难度很大。

    某沪上研究所所长助理坦言,“这些研报都需要解读,而不是阅读”。以某家“走眼研报”的内容为例,该报告多处内容显示对公司前景的担忧,例如“附加值不高,盈利模式较为简单,下游客户集中”,又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行业内对大客户资源的争夺愈发激烈”,最后报告还发出第3道讯号“风险需防范”再次提醒投资者。可是到了结论部分,却依然给出了净利润高增长的预期。

    某资深行业分析师无奈表示,“言不由衷”的现象并不奇怪,国内研究报告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人情规则”。例如不能给公司给予“中性”以下的评级、不能白纸黑字地发表看空观点等,这些“人情”对于新股评价也尤为重要。上述助理表示,如果得罪上市公司,公司可能会拒绝分析师任何形式的调研活动,哪怕只是一个电话访问。由此来看,分析师需要的不仅是头脑,还有勇气。

 

 

(本文内容来自安邦咨询评论,仅用于学习,任何人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违者责任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