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贷机构正面“回击”银监会相当有说服力等——安邦咨询评论
(2011-09-21 11:34:31)
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
人人贷机构正面“回击”银监会相当有说服力
9月13日,银监会曾列举了资金来源与流向、交易特征、法律监管、营销方式及国外经验等人人贷的“七宗罪”,旨在向银行揭示P2P平台风险。时隔一周时间,国内“人人贷”机构之一的宜信正面回应了这一官方批评。宜信有关人士表示,宜信公司不吸储、不放贷,未触及非法集资的底线,宜信平台目前的平均贷款额度仅4万元左右,不太可能流入房地产及“两剩一高”等限制性行业。宜信公司称,公司的业务主要是接受农户、学生、工薪阶层和微小企业主的资金需求咨询,经过严格的信用审核后推荐给平台上另一端的出借人,包括有富余资金的个人和信托等金融机构出借人,起到关键的居间作用。同时在宜信平台上的出借人对于自己的资金所支持的借款人有充分的选择权。宜信提供的平台上,有部分出借人选择使用直接与借款人客户签约的模式,更多的出借人客户出于便利以及交易效率和交易成本的考虑,选择债权转让的模式。公司发起人也会用自有资金进行出借,其后将持有的债权合同依法进行转让,这仅仅起到的是促成交易达成、便利客户的作用,并未在交易中获取任何利差收益。宜信公司称,在过去的五年多时间里,公司已经帮助来自中国30多个城市和10余个中西部贫困农村的6万多名借款人获得了信贷资金,为他们通过小额金融支持改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从回应的内容来看,这是贷款撮合机构对银监会限制政策的很光明正大、义正辞严的正面回应,相当有说服力!从服务模式看,宜信是在政策空间之下,挖空心思找到了市场空间,满足了一部分中小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服务需求。这也反映了当前国内在基层金融服务供给上是多么的不足!我们曾经说,金融政策要“松微观”,放松市场管制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金融监管部门可能深感当前社会资金难以控制
受制于庞大的影子银行体系,以及金融创新的发展,央行对社会资金的调控越来越难以达到应有的货币政策目标。比如,2011年前8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仍达到16.4%,而同期M2同比增长13.5%,比上月末和上年末分别低1.2个和6.2个百分点,反映出传统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M2的增长与金融贷款增长出现较大的差距,已经不能反映社会资金的供给变化情况。与社会融资规模相比更是如此。前7月社会融资规模为8.3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只占56.2%。为此,央行在9月12日称,金融创新特别是商业银行表外理财等产品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存款分流,使得目前M2的统计比实际状况有所低估,为此要研究覆盖范围更广的货币统计口径M2+。《新世纪》报道援引一位接近央行的未具名人士的话报导,修订后的M2+具体涵盖哪些口径还在研究,但最终将会形成中国的M3(货币存量)。在拟定方案中,修订后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指标(M2)将补充进外汇存款、地方政府存款以及实体经济部门持有的银行理财。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这种转变只是增加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准确性,短期内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的方向不会改变,即控制通货膨胀是最终目标。在我们看来,今年央行提出把社会融资总量作为监控目标,政策包括了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覆盖了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当前央行如此考虑扩大M2口径,可能与当前货币政策之下监管部门感到资金仍然难以控制有关。
国内债市首次调降主体信用评级可能引发信用冲击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将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调降至“A-”,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并将存续短期融资券“11海龙CP01”的信用等级由“A-1”调降至“A-2”。这是今年以来债券市场首次主体信用评级被调降,也是自2006年以来近6年间中国债券市场中第四次债券发行主体信用评级被调低,也是除了福禧事件直接降至最低级别之外,中国债券市场中首只一次性连续被调低两级的企业债券。在作出此次降级决定前,联合资信已于6月22日将山东海龙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山东海龙也因此成为了目前债券市场中单一主体债里面,信用评级最低的发行主体。通常情况下,能够发行短期融资券的公司主体信用评级都在A以上。对于本次评级下调的原因,联合资信在公告中表示,今年来山东海龙生产经营压力加大,同期公司管理层变动大,股权变更问题尚未落实,且因违规问题接受监管部门调查,以上因素对其发展形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导致公司信用基本面弱化。宏源证券高级研究员何一峰认为,该事件会对债券市场造成新一轮信用冲击,其影响会和前期的云投事件类似,但影响面会从城投债向短融、中票、企业债和公司债全面扩散。
上半年矿产资源类信托产品增速惊人
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2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了34款矿产资源类信托产品,比去年同期增加13款,增幅为61.9%;发行规模达到74.98亿元,同比增长69.07%。据相关人士透露,这和山西煤企重组方案已尘埃落定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此大规模、高强度的行业整合,为先进产能腾出了空间,同时为优秀企业的扩张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传统银行一时无法满足行业整合、新项目上马带来大量的资金缺口。此时,反应灵敏的信托公司、私募等金融机构积极介入,为煤企提供灵活多样的融资渠道,并借此契机在能源行业跑马圈地,抢占先机。相关人士表示,对信托公司而言,随着银信合作、房地产信托受阻,矿产能源类信托正成为信托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由于能源行业门槛较高,例如煤企长期“不差钱”,一直苦于没有进入机会,煤改则为信托公司进入能源行业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为信托业开创了全新的领域。
国内银行曲线直投模式遭质疑
中国直接融资的迅猛发展,将商业银行逼到墙角,“投行化”趋向日益明显。据《21
世纪经济报道》报道,近日,银行投行化阵营扩大,除工行、建行等“老兵”之外,中行、光大、民生、兴业、招行等“新兵”也加入其中,且初尝甜头。战略新兴产业支持力度加大,加之资本市场的发展,让各家商业银行看到了成长型中小企业带来的巨大商机。但今年8月建行深圳分行与新星化工公司“期权财务顾问协议”纠纷曝出后,“激进派”的操作模式开始受到市场质疑。“业界传闻当年建行此类业务不局限于深圳,在给多家中小企业贷款的同时签订未来股权投资的选择权协议,这种模式风险很大。”北京一名资深银行人士称。在他看来,中国的市场还远未发展到“贷款+股权选择权”夹层融资阶段,一旦操作不当,银行面临的不仅是赚不赚钱的问题,更可能被起诉和罚款。深圳银行业知情人士此前透露,建行深圳分行在此项业务上的坏账已超过1亿元。有深圳一位金融分析人士认为招行稍显保守。但招行公司部总经理张健认为,夹层融资需要国家立法给予突破后,商业银行才适合放开做,目前不能成为主流。在现有框架下,银行可尝试的路径包括,通过银行集团经营方式,在海外设立PE公司回到国内建立直投基金;参股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等隔离公司,对贷款客户进行股权投资等。
矿业撑腰,蒙古股市表现全球最佳
惨淡的全球资本市场,似乎已经找不到一块值得青睐的亮点。欧美跌跌不休,中国股市更是一片愁云惨雾。从统计数据来看,去年至今,表现最好的却是蒙古股市。以美元计算,蒙古证交所20指数从2010年1月1日至今,涨幅为262%,这一成绩位居全球首位。其中,该指数今年以来上涨了28.5%,涨幅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委内瑞拉。蒙古资本市场目前还很小,上市的多是一些小型的本地矿业股,以蒙古货币图格里克进行交易。市场总市值约十几亿美元,每天成交量只有几十万美元。目前有300多家上市公司,交易活跃的只有50多只股票。各国投资者和跨国公司涌入蒙古股市,看好的是该国未来的经济前景。CNN日前采访的一位在蒙古国工作的西方经济学家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即便商品价格比现在大幅下跌,蒙古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在未来20年仍会朝着发达国家经济水平迈进。蒙古国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28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对蒙古来说,丰富的地下资源是其最大的资本,现已探明的有铜、钼、金、银、铀、铅、锌、稀土、铁、萤石、磷、煤、石油等80多种矿产。蒙古的矿产资源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采矿业的热潮正席卷整个蒙古国。蒙古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蒙古出口2.09亿美元,进口3.48亿美元。从出口结构看,矿产品出口收入占蒙全部出口收入的91%,其中89%的矿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而进口额的大幅增加主要是因为与矿业开发相关的技术、设备进口需求增加导致。
(本文内容来自安邦咨询评论,仅用于学习,任何人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违者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