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潘大文章中有几个地方要搞清楚--博友 评论

(2010-04-25 19:29:42)
标签:

财经

股票

分类: 博友评论

新浪网友 2010-04-25 15:15:19 在《(转帖/潘大财经专题站) ST茅台即将诞生? 》后跟贴评论:

潘大这篇文章中有几个地方,可能要搞清楚的

(1) 关于高档消费品的流行周期和存货周期的关系,我想commodity的话可能更有道理,因为涉及产能扩张/投产与供需平衡被打破的时间关系,1.5-2倍的关系有一定的道理,随着企业存货消耗,到决定扩产到产能释放,从供不应求到供需平衡到供过于求,产品从受欢迎到逐渐降温,但是高档消费品的情况并不完全如此,不完全只是一个流行风,LV和莫特轩尼诗似乎就不受这个1.5-2倍存货周期的影响

(2) 15/50年份酒,实际上也是勾兑的,不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全部酒都是存放15/50年,那个喝了可能一般人会受不了,所以考虑这个情况,irr的计算就有问题

(3) 潘大着实的露了一手他的财务分析技能,不过毛利率的计算,必须考虑产品的成本构成,无论是后进先出,还是先进先出的存货计价方法,首先成本是否出现大的变化,这个是关键的,那么成本结构中的要素是否变化了,高梁、水、直接劳务成本、厂房折旧这些是否增长了,我去过工厂的现场,我想这些成本要素在过去若干年的变化不会太大,当然产品定价也是一个问题,茅台的量与价之间的平衡,是个挺大的问题,季老爷子希望和普通城镇居民的月人均收入保持一个关系,我想这个是科学的,问题就在统计局是否采取了合理的收入统计数据的采集方法,以及茅台是否放量过快,我想往后提价会放缓,但是年份酒的量会增加,所以毛利率并不会往下

(4) 经销商还是有动力去销售茅台的,无非就是品牌定位主导下的走量能力和厂家决定的吨酒的批零差价的利益驱动,压货这个事倒是没怎么听说,拿不到货倒是真的,现在有个问题是茅台集团的动作确实对品牌是个影响,经常推出一些干扰股份公司高度酒的杂牌,对消费者的认知会产生误导
 
3Q价值投资 2010-04-25 17:04:06 在《(转帖/潘大财经专题站) ST茅台即将诞生? 》后跟贴评论:
我并没持有茅台,但潘大这个人一定是喝不起茅台酒,也不具备基本的理论常识和生活常识。1、首先其所谓的“茅台酒是03年开始火起来的”就很无知,事实是,无论中国有没有股市,茅台永远是最优秀的品牌并永远优秀下去,这是我从事食品商贸20多年的体会,任何人不要与我抬杠!2、国人喜欢喝白酒,再过5000年也不会改变。3、玩股票需要行业常识,就如同巴菲特不玩科技股一样,因为巴老不看不懂微软的系统魅力。你不懂中国的酒文化就不要投资白酒。4、茅台不可能被ST,茅台永远会供不应求,还有银行和地产,都是国家的支柱行业,除非中国变成冰岛和希腊!5、告诫所有的价值投资人,你可以修正你的投资理念并尝试去做轻仓位短线投机而满足“一时之需”,但不要为摒弃大师的投资理念而成为纯赌博投机的牺牲品。6、当价值投资人纷纷灰心丧气的时候,价值投资的曙光就初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