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内最大车用充电站投入使用

(2010-01-04 10:28:53)
标签:

财经

股票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国内最大车用充电站投入使用  2009-12-30  中国证券报 作者:牛洪军

中国证券报12月30日讯 日前,由南方电网投资建设的首批2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和134个充电桩在深圳正式投入使用,其充电容量总计达2480千伏安。此外,位于福田交通综合枢纽换乘中心南出入口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也在紧锣密鼓地规划当中。按照规划,深圳共将建设各类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桩)12750个。这标志着掣肘电动车大规模推广的制约因素之一——充电便利性问题已逐步破冰,电动车大规模商业化有望驶入快车道。

国内规模最大充电站启用

深圳市本期建成投运的2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别位于龙岗大运会场馆西面(大运中心站)和龙岗中心城和谐路西面(和谐站)。其中,大运中心站设置6台快速充电机,可向出租车、小轿车、公交车提供充电服务,站内可同时容纳12辆电动汽车驶入,该站占地面积1092平方米,投资金额1051.5万元,是目前国内占地面积和投资规模最大的充电站;和谐站设置3台快速充电机,可同时容纳6辆电动小汽车驶入。

按照远期规划目标,2座充电站可进一步扩容到2720千伏安。另外134个充电桩主要分布在全市各区的公共停车场和小区停车场。此外,位于福田交通综合枢纽换乘中心南出入口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也在紧锣密鼓地规划当中。

这2座充电站和134个充电桩仅是深圳规划中的一部分。按照规划,作为全国首批13个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之一,深圳到2012年将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2.4万辆以上,到2015年达到10万辆(约占深圳现有汽车保有量6%以上)。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深圳市将建设各类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桩)12750个,其中,公交快、慢速充电站各25个,公务车充电桩2500个,社会公共慢速充电桩10000个,社会公共快速充电站200个,建立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

据介绍,目前,广东省物价局批复深圳市电动汽车专业充电运营商的充电设施用电,平时充电费约1元/千瓦时,而23时-7时的谷期时段约0.3元/千瓦时。市民可通过供电部门提供的IC卡进行汽车充电缴费。

按此计算,使用电动车成本将大幅降低。以比亚迪的F3DM为例,其在专业的充电站上快充10分钟可充满50%,即使是在家用电源上慢充,也只需要7个小时就可以充满。在纯电动状态下百公里耗电为16度,按电费1元/千瓦时计算,其行驶100公里的花费约为16元人民币,远低于燃油成本。

电动车大规模商业化可期

专业人士介绍,目前制约电动车大规模商业化的掣肘有二:一是充电的便利性,二是高昂的市场售价,如比亚迪的F3DM市场指导价为15.98万元,高出F3车价近一倍。受这两因素制约,虽然国内车企相继推出了电动车,但目前均未大规模市场推广,只是向政府和机构客户销售,销量也是非常少。

充电便利性的解决离不开电网的大力支持,其推动更有利于加速电动车商业化。在南方电网建设的深圳首批电动汽车充电站(桩)竣工投运仪式上,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良友称,南方电网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深圳电动汽车发展,支持充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力争早日把深圳建成南网绿色能源试点城市,助推低碳社会建设,共同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而国家电网相关人士也表示将大力支持电动车的发展,认为电动车充电市场空间不可估量。

至于另一制约因素高昂的售价,专业人士表示,中国市场规模巨大,一项新的技术即使开发成本高昂,但只要得到有力地推广和应用,规模经济创造的效应能够使原本不经济的行为变得经济和合理。此外,我国已制定了相关补贴政策,纯电动汽车每辆可补贴6万元。业内人士透露,相关补贴政策将很快出台。

比亚迪相关人士表示,国内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站在深圳启动,对于F3DM面向个人销售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公司有计划在2010年第一季度将F3DM面向个人销售的计划变成现实。如果政府的补贴政策能够尽早落实的话,将对F3DM的销售有更直接的刺激作用。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牛洪军)

 

 

备注: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到来
□ 文  卡洛斯?戈恩 
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是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CEO。

12月7—18日,被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全球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通过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来抵制全球气候变暖成为最重要的议题。而就在哥本哈根峰会召开前,中国政府也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宣布,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长期规划。 我也参加了这次大会,作为历来的碳排放大户,汽车行业必须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承担更多的责任。我认为,零排放汽车将是能够满足人们日常出行需求又能够解决环境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 正像我曾经说过的,我们关注的是大众市场,而电动汽车要想成为大众产品,唯一的方式就是要让它的价格水平接近普通汽车,否则电动汽车只能拥有小众市场。但是,电动车是一种未来技术,如果要实现大范围的推广,需要有政府的支持,尤其需要政府对消费者的支持。 对于一直坚持为消费者提供可以负担得起的电动汽车的汽车制造商来说,电动汽车发展战略中,与世界各地政府的广泛合作,已成为了打开区域市场的有效途径。我们准备2012年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电动车,在2010年会开始销售一些数量的车型。电动车和电池,是两项非常重要的技术,也是我们战略性项目之一。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地降低电动车和电池的成本,尤其是设计和制造方面,但是光靠降低成本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做到规模化。但是如果没有消费者需求,我们就不能做到规模化;而要得到消费者的需求,就需要让消费者知道电动车不存在多余的支付费用。目前我们的战略是和不同地区的政府签署不同的协议,先带入一些有限的电动汽车和电池,使人们逐渐熟悉电动车产品。为此,我们需要得到本地政府的支持。 很多国家的政府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包括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等,已经决定要给消费者以激励措施。据我所知,在美国,政府已经决定要为消费者购买电动车进行补贴,人们每买一辆零排放的车型会获得7500美元。在法国是5000欧元,在日本是70万日元。这些政府制定的消费鼓励机制,促进了电动车的推广,一个大众化的电动汽车市场正初现端倪。 在我们看来,电动汽车的大范围推广是有特殊条件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为消费者提供激励措施,尤其是在中国。中国消费者的议价能力很强,所以我们要确保他们能够以与普通汽车同样或相似的价格来购买电动车。 对于2009年在全球经济寒冬背景下飞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我曾在2009年这样说过,今天的中国市场如果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的话,也至少是世界上第二大市场,这个市场非常重要。事实证明确实如此。世界上各地区的汽车市场都在走向衰退或者趋于稳定,巴西和印度有所增长,但是中国汽车市场是非常繁荣的。临近年底,我们看到2009年与2008年相比汽车增长可能达到40%。我认为中国的汽车市场在未来还会继续快速增长,但也许不会一直保持40%的增长率。 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规模也带来了环境的压力。已经可以看到,由于汽车保有量的激增加剧了环境的恶化,人们在不断革新自己出行方式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自身行为对于环境的影响。 现在我们已经与包括工信部、武汉市政府、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在内的4个政府部门与地方政府签订了推广电动汽车的合作协议。按照我们为电动汽车制定的发展规划,为保证2011年开始在国内销售电动汽车,一个以消费者和厂商为对象的电动汽车奖励标准终将出台,大众化的电动汽车市场将粗具雏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