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斌与“巴菲特股东大会”那点事——邱恒明

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时间的玫瑰评论 |
转载自恒明经管书的博客:
印象中但斌是个散文好手,尽管本人通过阅读好几本巴菲特的传记,对巴菲特有了些了解,但是,看了但斌先生写的“在巴菲特股东盛会上的所见所闻”这一文章时,还是很有触动(大概是2007年的事了)。文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寻找巴菲特的家”这一部分。
其中有这样的记录:巴菲特这位享誉全球的大人物,在奥马哈这个小镇里却并没有多少名声。一个在当地生活5年,接待来往人群的洗车厂老板,不知道巴菲特是谁,但斌打听的好几个人中,都不知道他住哪。
后来但斌总结说:除非是读金融专业的人,不然并没有多少美国人知道巴菲特。只不过后来巴菲特捐献出300-400亿美元,才有些大众知名度,要不,他只不过是个有钱的美国人而已。
美国的世界,在不断阅读中,总带给我惊喜,了解巴菲特也是这样的惊喜过程。
也因为读了那篇文章,后来稍加关注起但斌先生,了解到但斌在中国投资领域有着不小的名声。再之后,看到了但斌写的《时间的玫瑰》一书,凑巧,这本书的策划居然是我最为敬仰的策划人之一,我写了篇书评。
之后的之后,这篇书评被但斌先生看着,隔空感谢了一番。让我这个书评人,当时心情怦怦然。
这不,又观察到但斌的动静了。
2009年8月31日-9月4日的新浪财经博客,主角是但斌,是曰但斌博客周。我一下注意到但斌提到的一本书 ,名为“亲历巴菲特股东大会”。心想,这篇散文就扩充成一本书了!这多少有点牵强吧,那,背后的图书策划人也太强了吧。
……
……
看到这本书之后,我无语了好久。
原来是我另一位敬仰的图书策划人出版的《亲历巴菲特股东大会》,原来但斌提到“巴菲特股东大会”是这本书的推荐序。
这样的书,找但斌写序是最合适不过了。
但我依然迷惑的是,当时但斌散文中提到的寻找巴菲特的家,是不是他那行人等英语不过关呀?又或者那里的指路者对中国人不感冒呢?又或者说,评价巴菲特只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富人,过于“完美称赞”美国文化了……
如果,你和我有这类思考,确实是我们思维中的死角,对美国文化了解甚少吧。
有关巴菲特的书,翻译成中文版的也已经很多很多,但从巴菲特股东大会这样的视角来写,无疑很独特,很有趣。因为我要扯出些跟但斌有点关系,我还是觉得但斌的推荐序更值得一阅,如同他的那篇散文一样值得推荐。
他至少很清楚一点:用财富神话谈巴菲特,主要针对的是普通年轻人,这有很大的励志效果;如果针对普通投资人谈巴菲特,那怎样也要提提巴菲特对有关中国问题的回答吧。遗憾的是,《亲历巴菲特股东大会》一书的作者,一美国基金经理,并没有记录股东大会中有关中国问题的精彩对答,也没有作者对中国投资问题的思考,观点之类的东西。
倒是但斌记录下来了,就在《亲历巴菲特股东大会》的推荐序中。
如果非得谈谈我对《亲历巴菲特股东大会》一书的印象,我会想到第20章“巴菲特不在了怎么办”……很可惜,看完之后,我们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需要顺便提及的是,原来我所了解有关巴菲特的知识里,说那他的子女都没有太大成绩,没有太多的财富,但这第20章的文字中,我们能看到巴菲特早已把自己的儿子塞到了伯克希尔董事会了。
对普通投资者说,我这种涉猎心态或就不应该,《亲历巴菲特股东大会》最可贵的地方在于2008年(这个最为特殊的年份)对巴菲特股东大会的记录、联想、思考,这个内容占到了全书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