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数量型紧缩政策估计还能再撑一年多时间

(2008-06-12 14:00:02)
标签:

财经

股票

分类: 其它、综合

转载自安邦咨询每日金融:

                     数量型紧缩政策估计还能再撑一年多时间

中国央行上周六(7日)宣布,为遏制流动性增长,将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00个基点,但地震灾区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灾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不上调,市场并不感到意外,感到意外的是一次宣布上调100基点。市场目前猜测:估计是5月份外储增幅让央行感到头晕,再加上6月到期央票额度较大,所以这次准备金率上调幅度很猛。

上调准备金率并不是意外的措施。去年年底央行已经说得很清楚,数量型紧缩措施就是信贷额度、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外加央票对冲。但谁都明白,这手段是不能持久的。因为人民币币值严重低估条件下,数量型紧缩等于变相加息。与此同时,美联储大幅减息,因此,瞎子都能看得出今年热钱将滚滚而来,迟早都会让紧缩效果化为乌有。因此,我们2007年底就提示市场:2008年市场头寸紧张局面只能持续半年时间。下面的问题是:数量型调控政策何时彻底转变到以汇率、利率为主的价格调控措施上来?

20084月,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创下745亿美元的最大单月增幅,达到1.757万亿美元。如果5月外储增幅再创新高,我们可以肯定的说,热钱流入中国进入加速阶段。因为热钱流入绝非匀速线型运动,而往往表现为非线型加速运动。随着欧美金融机构渐渐从次贷危机阴影中走出,坏账也撇得也差不多了,而由于经济衰退阴影导致美联储加息可能性越来越小,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最佳去处,自然就是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可以想见,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国际套利热钱蜂涌中国内地的疯狂程度!所以,除非是人民币一次性升值到位,否则我们要对未来一年内的外储爆炸性增长有充分的想象力。按照台湾当年的经验,外储规模达到中国一年GDP也不是不可能。也就是说,中国外储总规模一年内很有可能再翻番到3万亿美元。据高盛估计,官方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仍低估了实际的外汇资产规模。20084月,中国银行系统所持外汇资产已达2.1万亿美元,占GDP56%以上。自2006年以来,官方公布的外汇储备余额和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之间的差距显著扩大,其原因是央行采用“创新方式”,将更多的外汇资产计入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其中包括近来要求商业银行以美元支付法定准备金增加的部分。因此,中国银行系统持有外汇资产等同一年GDP,也许用不了一年时间。

对于存款准备金率的上提极限,一般市场人士估算是20%,因为超过这个度,银行系统的资金太多的配置在央行手中,银行日子就没得过了。这样看来,按一次性上提1%算,央行其实还有三次上提的空间。等到了明年这个时候,外储规模跑到3万亿美元,存款准备金率到了20%,央行手里的央票差不多有8万亿-10万亿,大致就可以断言,数量型调控手段可能是到了极限。因为到这个时候,也许中央决策层才会感到外储不是财富,而是负担:外储和一年国民生产总值差不多,怎么看都有点不对头;同时,大把的央票要支付天量的利息,而通胀形势还是不见好转,甚至出现恶化,因为热钱流入自然会提供市场必须的流动性。这政策,这个时候换谁看了,估计都觉得有点问题。所谓不撞南墙不回头,有时就是撞了南墙也未必回头,中国的汇率和货币政策就是如此。只有到了无可选择,形势恶化到无可救药的地步,方可出现改弦更张之举。这一点,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的台湾经济是目前大陆经济的前鉴。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数量紧缩政策实施的紧缩效果,其实现在已经快要消失了,下半年到明年的资金宽松局面几乎不成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数量型紧缩政策不会持续下去,空间还是有的。学界政界、朝野内外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是否持续或者一次性升值的争论还是很多,这样,数量型紧缩政策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将外储爆增的规模、存款准备金率、央票规模的极限大致估算一下,其实数量型紧缩政策的空间也就是一年左右。也就是说明年此刻,或许是2009年到2010年某个时刻,国内朝野上下,都会省悟到原先的汇率政策有多么荒唐,而数量型紧缩政策原来是如此的刻舟求剑!于是乎,汇率和利率政策大幅掉头转向。此情此景,还是再现当年台湾经济一幕。太阳底下,真的是从无新事,一切不过是旧的继续。(AXB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