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其它、综合 |
转载自安邦咨询每日金融:
中国股市在端午小长假之后的第一天(10日)遭遇大跌。沪深300指数暴跌8.11%,创下2007年2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收于3206.56点,两市将近1000只个股跌停。今天(11日)股市继续下跌,沪深300指数下跌2.07%,收于3140.30点,上证A股指数一度跌破3000点,两市下跌股票有1219家。
导致这次大跌的直接原因并不复杂:国际油价高涨、美国经济恶化、国内高通胀、中国央行周末期间上调准备金率,再加上中建股份准备上市融资400亿元,这些利空因素全集中到一起,对市场造成了不小压力。再加上端午休假后推迟一天开市,中国股市在周二(10日)狠狠地补跌了一把。
在我们看来,此次股市大跌的最大引爆点,还是准备金率上调100个基点的政策。市场一般的心态是:汶川大地震可能干扰今年的经济增长,货币紧缩政策应该稍有放松。但让市场意外的是,距上次调高准备金率不到一个月,政府再度大幅上调准备金率,显示紧缩政策毫不松懈。更让市场忧虑的是,紧缩政策可能代表了某些市场不了解的经济数据正在恶化,比如5月份M2货币供应量增幅可能在4月份16.9%的水平上加速,5月份外汇储备的增速可能再创新高。
股市大跌照例在国内市场激起“蛙声”一片,要求救市的呼声再度涌现。比如今天(11日)国内媒体就有传闻称,中国证监会在本周二(10日)股市暴跌时极为紧张,要求各大券商及基金即时汇报情况。还有市场人士称,在市场陷入恐慌的情况下,管理层不会任由股市出现危机,未来有可能会推出新的救市措施。
国内证券市场“名嘴”之一的刘纪鹏教授,更是把股灾与自然灾害相提并论,呼吁政府救市。他说,“抗震救灾、水灾、雪灾都是灾,领导人都去慰问,但当股市处于低迷的时候,我们很少见到有哪一位领导人去营业部听听大家的心声。”他还表示,4月份印花税的恢复,严格来说只是表面文章,并不代表“领导者和监管部门已经发自内心的,全心全意地认识到资本市场对中国未来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
国内市场再度呼吁政府救市,其实并不奇怪。因为长期以来政府以政策深度介入股市,已经让市场养成了“政策依赖症”——股市上涨积累泡沫风险时,是政府在插手干预“打压”;当股市大幅下跌之后,市场自然也要政府把股市给扶起来。不过,这种游戏如何持续玩下去,何时是个头?任何一位监管层如果延续政策市的做法,最终都会遇到市场“不领情”的时候。
面对此次股市大跌,政府还要不要救市?救与不救,政府应该做些什么?我们认为,关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有必要回到一些基本问题所确定的原则:市场是交易双方按照游戏规则博弈的场所,它们与监管者没有直接关系;真正有效的市场会自己纠正短期的失灵,而政府的干预则会扭曲市场信号。因此,对于政策救市问题,我们还是坚持过去的观点:政府不应该干预市场,以免继续强化“政策依赖症”。从改革的角度看,以政策来干预市场是在倒退。
不救市,政府能做什么?我们要强调的是,政府不救市并不等于不作为,该推进的改革应该接着推进,该完善的制度要接着完善。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市场化发行,这些工作都应该按部就班地来推进。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