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但斌观点 |
法国梧桐树 2008-06-01 13:44:54 在《转载:巴菲特收购Wrigley与我的思考》后跟贴评论:
最近招行收购永隆,很多人认为偏贵,其实,如果不是这个价,
招行为什么要收购永隆呢?可以从交通银行讲起.交行是国内第五大银行,招行是第六大,交通银行1934年开始在香港营业,而永隆1933年营业,目前香港范围的规模都差不多,营业网点都在60-70间左右,用了70几年时间才发展到目前这个规模,而招行目前在香港只有一间分行,如果招行要重新开设网点,岂不是又要花几十年时间?而且,现在的租金成本,牌照成本几乎翻了不知道几十倍了,因此收购香港本地银行势在必行.交行香港分行目前的市值400-500亿(这个只是我自己的推算),因此目前价位收购永隆还算合理.
另外一方面,为什么一定要发展香港的业务呢?国内市场足够大,单纯发展国内就可以了啊?其实,这样看也很正确,我认为,招行发展香港的业务其实也是为了补全国内的业务的产业链.比如很多贸易,需要经过香港中转,但是很多经销商,国内和招行合作,在香港由于没有招行的网络,因此产业链不全.象民生银行收购美国联合银行一样,重视的不是美国方面的盈利,而是国内贸易和国外贸易之间的产业链,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另外一方面,象私人银行,信用卡等等,越来越多的中产与香港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他们对银行网络的需求更加大,发展香港银行网络其实是为了国内的需要.
但斌的问题:按招行的股本结构,如果人民币能自由兑换,金融市场相对全面开放,招行恐怕有一天也会成为被收购目标,我倒真希望有经验的投行人员,帮着算算招行的收购价几何?还有股本结构相似的万科与平安。
这几天因业务与平安收购的(香港)富通资产管理公司打交道,真惊讶它们业务高端的程度。刚才请教摩根斯坦利一位来家里坐客的朋友,他说:“相关业务,现在生意最好的就是汇丰与汇通,他们生意好的不得了,只能做高端客户。”但我的问题是:这么好的公司(全球管理了2450亿欧元的资产),为什么会以21.5亿欧元(约合240.2亿人民币)卖给中国平安???
摩根朋友的回答,不太令我满意,有朋友能帮我解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