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
门前风评论:
年报被媒体“挖掘”出来之后,有关平安的讨论焦点暂时从再融资争议中转移出来。中国平安分管人力资源的副总经理王利平出来对媒体表态,说2007年高管薪酬的爆发式增长主要是来自年中发生的长期激励计划首次支付。根据他的说法,中国平安定下的这一长期激励计划的首次支付4.93亿元的奖金被超过400名中国平安员工分享,由此“一方面为平安的国际化战略在吸引人才上给出了充分的薪酬保障,另一方面也抵御了来自新兴公司的挖角压力。”
王利平还向媒体提供了一个避重就轻的说法:尽管马明哲捐赠与被课税前总薪资达到了6616.1万元,但他的工资津贴与其他福利部分却只有481.9万元,与上一年度变化不大。
除了以香港市场作为激励计划之外,平安方面同时还拿出“平安的目标是成为国际一流的金融集团”作为理由。王利平说,平安的薪酬设计是与公司的策略愿景紧密挂钩的,因此,要达成这个目标,就要有国际化的人才;而要吸引国际化人才,也自然要有国际化的薪酬水平。
有媒体也在为平安“背书”,说马明哲2007年包括长期激励在内的薪酬总额高达6600万元人民币。可经细细做了算术之后,发现这个报道是不对的,马明哲去年实际到手的收入只有579.4万元。
http://finance.qq.com/a/20080404/000264_3.htm
平安是一个优质的企业吗?非也!看看平安的财务报表就知道了!
马明哲不止一次地宣称:平安总资产6000多亿元,其实是一种利用中国大多数百姓没有财务专业知识而进行的有意的误导:根据平安去年9月30日的财报,平安总资产6237亿,而负债高达5187亿,净资产1000亿出头,在这1000亿中,不要忘记,发行H股拿回来132亿,发行A股又拿来400亿,而在去年那个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中炒股票等投资收益又有461亿元,加一加是多少?再加上卖给其他莫名其妙的股东的拿回来的股本大概有几十亿元,也就是说,此前属于平安积累起来的真正的净资产居然是0!作为一个垄断形式存在20年、号称三大主业九大公司的全国性的金融企业,近二十年积累居然没有积累一点净资产,这能算是优质公司吗?!]
但斌备注:精算假设:
①采用公司“贴现率11.5%,投资回报率5%-5.5%”的基准假设;
②通过对平安寿险进行个性化分析,采用43.1倍新业务乘数,其隐含的增长率结构为:2009-2013年分别增长24%、21%、20%、20%、20%,2014-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15%,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10%,永续增长率为3%。
在上述假设基础上,分别对寿险业务进行EV估值,对产险、证券、银行、集团及其他业务进行PB估值。2008年预计寿险内含价值804亿元,新业务价值3954亿元,合计评估价值4758亿元,归属于股东评估价值4710亿元。产险、证券、银行、集团及其他业务归属于股东价值合计922亿元。公司价值总计5632亿元,折合每股价值76.7元。这是公司并购价值的谈判底线,也是长期投资的价值基
中国寿险行业正站在上升周期的起点上。
风险因素:
①资本市场波动对公司会计利润构成影响;
②市场竞争对公司毛利率构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