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这几个问题对业余投资者非常重要,而且每个人的答案都可能不同。价值投资的信仰形成很难,但是一旦形成也不容易被放弃,并且我们完全可以从价值投资的成功者身上找到并加以学习,这和禅佛中的顿悟差不多。但是站在价值投资的角度如何去具体操作,就非常困难,并且也没有哪个“大师”会事先告诉我们这些业余投资者们如何去做。所以,赞成这种争鸣式的讨论,抛砖旨在引玉:
一,好公司是如何发现的?
我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不是要发现好的甚至伟大的公司,而是要发现“性能价格比”最优的公司。脱离了价格谈价值,可以做到正确但是却没有用途,尤其是处于中国目前可能的长期牛市过程中,好公司非常容易被溢价高估,比如,前一阶段中石化要比中石油的投资价值更好一些。对于遵循价值投资的业余投资者来说,中国目前这个阶段的好公司,大多集中在大型国有或者垄断行业以及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当然有比它们更优秀、更具投资价值的企业,但是因为业余投资者本身在资源、信息、实力、经验等方面的因素,并不适合我们去把握、投资。
二,好公司是不是讲究血统?
好公司具备的东西至少包括如下两个:一个是能力,一个是品质。后者比较容易继承,而前者却不太容易,尤其是家族式企业,这和动物世界好像正好相反。
三,基金能不能也发展成伟大的公司?
一定能,而且我甚至武断地认为就在目前大家知道公募和私募基金里就一定会出现伟大的公司,对于成为前者最重要的必要条件可能管理,而不是能力,而对于后者来说则可能是品质,也不是能力,当然,能力肯定是最重要的充分条件之一。
四,流动性泛滥对长线投资是不是很有害?
关于等待,李驰和但斌告诉我们的已经够多了,只要我们能够相信就可以了。现在的流动性对于很多年前就坚持价值投资的业余投资者来说,是天上掉馅饼,而对于现在才皈依价的价值投资者来说,你怎么就知道未来就一定会没有类似的馅饼会掉下来?
五,大小非解禁前后,即使伟大公司股票也有一个暂时回落,在明知有很大机会回落的情况下,是不是可以做一把短差?
我觉得价值投资不是“一旦买入就永远持有”,而应该是“更换但是永远满仓”。像短差这种“抖机灵”的事情,业余投资者存在“能力和资源不对称”的问题。另外,基于中国现状,还会有类似股权分置改革这类政策性的事件发生,但是宏观上我认为多数利好,少数利空,这也是我对但斌“对自己的国家应该充满信心”的一个理解。另外,谁都都不会事先知道“明知会回落”,别高估我们自己了!
六,在上冲到6000多点时候,你或许能依然长线坚守,但如果市场非理性地冲到9000点,你仍然这样吗?
你又不是市场,你怎么知道多少点的市场是理性或者是不理性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也是我对A和H股不同价的看法,可能和李驰、但斌的思路截然相反。业余投资者的目标不是要成为市场中最成功的投资者,而是要把“长期比较成功”作为自己的目标,并且有足够的心理和经济能力来承担实现这个目标可能带来的风险。你见过业余九段能赢职业九段的围棋比赛吗?但是业余九段的职业不是围棋,业余九段也很有可能活的比职业九段好。
七,你所认为的伟大公司,经营中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你才会改变对它的评价?
先看第一个问题,之后,我觉得是如果出现更好的就更换,否则就从一而终吧!和家庭一样,离婚之前要考虑二婚确定的更高的精神和经济成本。
八,一个普通的公司,在改换经营管理层(新管理层公认是优秀的)之后,是否一定就能成为伟大公司?实际上也就是,决定公司能否成为伟大公司的主要因素,是否仅是管理层?应该还要看制度因素,看主客观环境,看行业前景。
征途的电脑游戏是且仅是因为史玉柱而出类拔萃,但是中石化就绝不会因为董事长的双规而江河日下。所以,林奇、巴菲特、李驰和但斌都告诉我们,最好找自己因为工作、爱好或者其它原因而可能熟悉的公司,另外加一句,就是关注那些生产各种必需品而全国人民都很熟悉的公司。除此之外,对于业余投资者来说,就不要太多花精力研究了,因为不仅我们的时间没有人家多,而且能力还很业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