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 |
分类: 博友评论 |
历史的责任 在《马蔚华:繁荣时期更考验企业领导力》 发表:2007-12-13
17:46:07
马蔚华的思想,我很赞赏,常常在想,我的资本象巴菲特一样雄厚,把招行100%股权买下后,该怎样奖励马蔚华?当然这是个玩笑,我的资本有可能达到这样的规模(如果我活的足够长),但马行长肯定等不到那一天了。
优秀企业的理念是透明的,比起那些削尖脑袋去打听内幕消息的专业人士来,我们算是非常幸运的,马行长把他的思想毫无保留地在公开场合和大家分享。危机感,预见性,主动性已经说明了招行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战略方向。而马行长对消费革命与“傍大款”的思考,会直接导致招行产品结构的提升,最终可能成为行业标准的实践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货币政策的调整,我认为恰好是中国金融业转型的开始,在外力的压迫下,银行必须进一步加快调整产品结构的步伐,如同人民币升值与出口退税下调一样,中国的出口企业必须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才能保持国际竞争力。
“所以,对于这一点,我们不是今天,几年前已经确定了看到的这一点。所以,招商银行一直坚持高度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每年把总资产规模的增长不超过20%,但是今年要低于这个数。”
优秀企业之所以优秀很重要的一个素质在于其管理层的眼光长远与做事业的务实态度。招行这个态度与万科的超过25%利润不做如出一辙。而这种态度恰恰是我们经历了这轮大牛市,习惯了市值不断增长的投资者必须认真学习的,做投资和做实业一样,都是非常严肃与久远的事业。
本人也非常看好中国的内需市场,尽管需要时间。想象哪天我们失业了,仍少不了对“康师傅”做点贡献,吃喝拉撒仍是我们的必修课。提到消费,忍不住谈谈茅台,常常在想,有一天中国又开始打仗了,茅台会怎样?只要战火不销毁“茅台”,茅台的老酒数量会随着战争时间的增长而增长,而战火终有停止的那一天,之后茅台会怎样呢?事实上,我们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湖北的“白云边”,尽管她经历的不是战争。
优秀企业的理念是透明的,比起那些削尖脑袋去打听内幕消息的专业人士来,我们算是非常幸运的,马行长把他的思想毫无保留地在公开场合和大家分享。危机感,预见性,主动性已经说明了招行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战略方向。而马行长对消费革命与“傍大款”的思考,会直接导致招行产品结构的提升,最终可能成为行业标准的实践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货币政策的调整,我认为恰好是中国金融业转型的开始,在外力的压迫下,银行必须进一步加快调整产品结构的步伐,如同人民币升值与出口退税下调一样,中国的出口企业必须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才能保持国际竞争力。
“所以,对于这一点,我们不是今天,几年前已经确定了看到的这一点。所以,招商银行一直坚持高度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每年把总资产规模的增长不超过20%,但是今年要低于这个数。”
优秀企业之所以优秀很重要的一个素质在于其管理层的眼光长远与做事业的务实态度。招行这个态度与万科的超过25%利润不做如出一辙。而这种态度恰恰是我们经历了这轮大牛市,习惯了市值不断增长的投资者必须认真学习的,做投资和做实业一样,都是非常严肃与久远的事业。
本人也非常看好中国的内需市场,尽管需要时间。想象哪天我们失业了,仍少不了对“康师傅”做点贡献,吃喝拉撒仍是我们的必修课。提到消费,忍不住谈谈茅台,常常在想,有一天中国又开始打仗了,茅台会怎样?只要战火不销毁“茅台”,茅台的老酒数量会随着战争时间的增长而增长,而战火终有停止的那一天,之后茅台会怎样呢?事实上,我们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湖北的“白云边”,尽管她经历的不是战争。
提到茅台,忍不住要谈谈历史。茅台在国民革命战争末期是0.8元—1元/斤,到计划经济时代是8元/斤,现在呢?以后呢?若茅台是个老人,他的人生阅历足以让他对世事变迁有着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涵养,更可喜的是他属于“70岁的年纪,三十岁的心脏”那一类(扩充产能)。所以对于没有历史的东西,请保持警惕,证券史上多次发生的“有巨大前景的新生事物泡沫”足以让我们警醒;对于有历史的东西,请戴上上天赐予我们的眼镜(智慧)去认真甄别。
几年来,多次给不同的朋友推荐茅台,不论牛市,熊市,大家的态度总是两点:1、这是家好企业;2、价格太高。而当一段时间过去后,他们会说茅台真的涨的不错,但现在更高了,从此形成眼睁睁地看着上涨的循环。当然不是说做投资或者是长期投资就必须买茅台,其实茅台,招行,万科,平安等等都是我们熟知的企业,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企业,但是我们真的用历史与投资的眼光在看待她们吗?一位朋友曾说过:整天在中信证券的大户室里做投资,却没有买一股“中信证券”。我想贵州的很多股民也没有一直持有“茅台”,深圳的很多股民也没有一直持有招行与万科,为什么呢?是那种部分男人对老婆的“灯下黑”,必须找情人和小姐去交易才能满足自己对“朦胧美”的追求?而往往这种追求的交易成本是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我个人认为“最熟悉的未必是最美好的,但最美好的极可能就是最熟悉的”。
几年来,多次给不同的朋友推荐茅台,不论牛市,熊市,大家的态度总是两点:1、这是家好企业;2、价格太高。而当一段时间过去后,他们会说茅台真的涨的不错,但现在更高了,从此形成眼睁睁地看着上涨的循环。当然不是说做投资或者是长期投资就必须买茅台,其实茅台,招行,万科,平安等等都是我们熟知的企业,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企业,但是我们真的用历史与投资的眼光在看待她们吗?一位朋友曾说过:整天在中信证券的大户室里做投资,却没有买一股“中信证券”。我想贵州的很多股民也没有一直持有“茅台”,深圳的很多股民也没有一直持有招行与万科,为什么呢?是那种部分男人对老婆的“灯下黑”,必须找情人和小姐去交易才能满足自己对“朦胧美”的追求?而往往这种追求的交易成本是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我个人认为“最熟悉的未必是最美好的,但最美好的极可能就是最熟悉的”。
前一篇:《想象5年后的你》--转载
后一篇:白酒业的“哥德巴赫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