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求跨越几代人的财富积累(六)

(2007-02-12 16:52:39)
分类: 但斌观点
买了不动就是经典

  《证券市场周刊》:除了刚才谈到的对世界整体和长期的认识、看问题的角度,还有其他一些东西对巴菲特投资风格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吗?

  但斌:实际上还是财富观的问题。

  《证券市场周刊》:那你讲一下他的财富观。

  但斌:就是说你对财富是怎么看待的。比如说一般的老百姓说我有钱了,要买好车,要买好房子,娶个好老婆。但是财富就是改变世界、影响世界的工具,就是这个财富应该被谁驾驭,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假设有上帝,上帝会进行选择,他会选择把这些财富交给什么样的人来管理,这是很重要的。为什么中国的富豪老出事呢?就是这个人如果不义,上帝也不会把更多的财富给他。

  《证券市场周刊》:你只是借上帝来举例子,还是你也有一些宗教情节?

  但斌: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

  《证券市场周刊》:就是认同这种文化?

  但斌:是的,世界实际上很公正的,一个人会做到他应该做的事情。投资大师要有很高的人生境界,否则,我相信上帝也不会把巨大的能影响人类生活的财富托付给他。巴菲特代表着财富领域的社会良知!我喜欢巴菲特这样让人景仰的投资人!

  《证券市场周刊》:用价值投资的方法来投资,在道德感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吧?

  但斌:是这样的,巴菲特真正在做的是什么样的事情呢?就是回归到资本市场本质的一件事情。资本市场的本质是什么?就把社会财富放到最有效率的一个企业里,让最能干的人、最好的团队、有最好文化的企业来运用。把财富交到这些人手里,然后让他们去创造财富。巴菲特做的事情就是把钱放到这些好企业里。

  《证券市场周刊》:但是金融市场很大程度上被异化了。

  但斌:这个没有办法,全世界都是这样。你不能说因为这个刀能杀人,就不做菜刀了,这不是工具的问题。但是一个人做了回归资本市场本质的事情以后,他就成为最了不起的人。比如说自己做的是别的行业,想做茅台酒,但是做不了,那就把钱投资在茅台上面,让茅台酒厂不断壮大,然后获得好的收益,实际上就是这么简单。

  《证券市场周刊》:你们看问题的角度能不能被客户理解?不知道你这边有没有一些收益率的压力,比如有人跟你说,别人赚了多少,要求你要赚多少。

  但斌:长期投资的收益率超过15%就相当了不起了,我们定位就是长期投资,希望得到15%的年回报率。说老实话,长期投资最难的实际上是你可能会经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甚至是一些必须经历的磨难。我打一个简单的比喻,比如说明年国际政治领域发生严重危机,甚至说发生严重的疫情,你的投资能不能坚持?这是非常难的。在顺境的时候坚持很容易,真正难的是碰到大的自然灾难的时候或者说大的动荡的时候。所以,投资不是相互间的比赛,真正的投资更像孤独的乌龟与时间竞赛。从哲学的角度要想让投资更成功,你必须学着控制自己的思考方式。

  《证券市场周刊》:你们公司的客户是不是有一定的门槛?不但是有数量上的门槛,应该说也要认同你们的想法。

  但斌:肯定的,不认同也很麻烦。我们的第一个客户跟我们签了10年的合同,另外,我们在实际中的体会是钱越多的人常常境界越高。我们希望能找到和我们价值观一致的客户。

  《证券市场周刊》:我想一个人如果崇拜另外一个人的话,会从各方面去模仿,你有没有去模仿巴菲特的生活方式?

  但斌:谈不上崇拜,主要是学习他的思想,一个伟大的人会影响你的人生那是肯定的。

  《证券市场周刊》:你除了投资以外,有没有自己做实业?

  但斌:没有,因为做实业本身很辛苦,做投资需要纯净的心灵,主要是求内在的,不是求外部的东西,这个跟做实业不一样。

  《证券市场周刊》:大家对价值投资者的直观认识,就是很长时间不看股价,经常出去跑,你也是这样吧?

  但斌:股价还是看的。不过我们确实经常跑,不是旅游,主要是看企业。

  《证券市场周刊》:讲一下你们投资的经典案例吧?

  但斌:对那些可能成为伟大企业的股票,我们就是买完不动,如果这也可以算作经典案例的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