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笔读来意趣多——《美风华雨》序

(2006-08-15 17:58:34)
标签:

文化

美国文化

分类: 评论

漫笔读来意趣多——《美风华雨》序   

    许人良先生是位有心人,去国二十余年,却有着拂之不去的中国情结,时时把美国生活与中国生活进行比较和文化剖析,把生动的素材和吉光片羽的日常思考,分80个选题用文字条分缕析地记录下来,汇成《美中生活文化趣侃》。侃者,

侃大山也,似乎无关宏旨,但读后却感到这是一本既有趣又严肃的读物。

    此书写的都是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凡到过美国的人,多数也会遇到。如美国人日常的穿着比较随意,记得有一次我与同伴如约去一所大学拜访一位教授,只见他在办公室里身穿一件大红大紫的休闲衫,很具视觉冲击力。他见我们西装革履一本正经且有点惊愕的样子,便忙不迭地打招呼说“soree”。美国的中餐馆虽然已经入乡随俗,但质量和味道还是优于欧洲的中餐馆,而且在饼里常常夹一张写着祝福语的字条,老美似乎比中国人对这种来自古中国的习俗更乐此不疲,必要劝我们也念出来,而在欧洲尚未遇到“幸运饼”的做法。在美国任何饭店用餐,除餐费外,还要付不菲的消费税和小费,加起来等于多开销了30%,这在起先是很不习惯的。但因为并不打算留在美国,所以从未深究。许先生却对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包括信用卡、物价、房地产等更大一些的事情娓娓道来,解疑释难,说明一些习俗形成变化的来龙去脉,再趣侃几句,往往令人忍俊不禁。在“移民、文字语言篇”里,进一步涉及绿卡、偷渡、种族歧视、男权女权、称呼等深层次的话题,这就不是初涉美国社会所能了解的。作者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美国移民的文化地理图,记载了中国人申请绿卡中的几则趣闻,写了当年洋插队时买旧车修旧车的经历,以及新一代中国留学生买新车今非昔比的阔绰。种族歧视是赴美的留学生和家长都十分关注的,作者引用了一位华侨听了杨立伟报告后说的话:“中国的宇航飞船飞的有多高,华人华侨的腰就挺得有多直、头就抬得有多高。”这完全是实情,这种期盼祖国强大的拳拳之心也令人十分感动。

作者对中美文化的比较立足于实例,也是书中最有意思的部分。他根据自己多年来的观察,认为对于美国人来说,眼前的方便远比以后的麻烦重要,这是他们的处世哲学。不但民众,连美国政府也是超前消费,向来寅吃卯粮,财政赤字多多,借债累累。而中国人提倡勤俭持家,一分钱要掰成两半用。不过作者也承认,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也是今日有钱今日爽,与父辈不可同日而语。相形之下,“海龟”们衣锦还乡时反倒显得“老土”了。美国人崇尚实际的东西,如物质、金钱、大自然,而中国人似乎更崇尚抽象的东西,如名气、地位、荣誉,但我认为这也只能相对而言,因为现在的中国人也开始崇尚实际,而且过分实际,去庙里临时抱佛脚的人,最好立即兑现升官发财的美梦。作者对美国人的性格是比较了解的,如说他们直爽,不二价,不会谦虚,喜欢逞英雄,甚至自认要充当世界警察。他对美国社会的面面观也颇切中要害,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儿童的天堂,成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场”,可谓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作者由于经常出入中国,对中国当下的情况也有较及时和深入的掌握。虽说不上是美式直爽,也能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例如他在承认国内经济突飞猛进,各方面均有长足进步的同时,对种种弊端也多有批评。他批评“上海地铁的乘客是最无谦让行为的”,批评国内银行与国际银行的通行标准与操作接轨方面尚有许多差距,批评国内的白领都喜欢起洋名,批评中国人一谈生意,老总满天飞,一开会,处长主任满堂响,人性被官帽所代替,个人的特性已不复存在。我认为这些批评都比较到位,有些也是国人所反对的。他把贪官比作老鼠,对“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赋予新的内涵,指出中国现在正处在一场猫鼠持久大战之中,而许多贪鼠就此逃往国外,仗着中国法律鞭长莫及,在国外靠携带的巨款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成为美加赌场内最受欢迎的常客。读到这里真是触目惊心,气不打一处来。虽然已非新闻,但从国外的游子嘴里说出,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

一个早已拿到绿卡的美国公民,却不忘青少年时代生活过的母国,他通过自己几十年细致的观察和跨文化的比较,写下了洋洋数十万言的文字,对我们了解美中生活文化之异同颇多启发,对扬长避短和以长补短也大有裨益。尤其当他怀着世界的眼光和一片赤子之心时,就更是这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