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嘴的彪子坐在5路上心急如焚。就因为多吃了几口烤肉,出门晚了。偏巧赶上了个慢性的司机大姐,眼看着三辆5路从身旁超过,低头看表七点十分了,刚到北海!晓攀的开场怕是看不到了……急匆匆跳下5路,怎么广茗阁外还是一片喧闹?难道……彪子美滋滋的欣赏开场的节目――原来今天的演出不是往常的七点,改在了七点半。闲话少叙,进入正题。
开场《发四喜》后《反七口》高晓攀 刘喆
也许是天津各位名家到场的缘故吧,晓攀今天特意换上了亮红色大褂,又挑了块自己瓷实的活献给大家(往常总见晓攀一袭青衣登场,今日亮红的大褂更添美少年的风采)。两周前两位更为年轻相声演员在这里表演过这个段子,彪子在当日的观感中也提到了二位表演的一些不足。同样的一块活,今天换成了高晓攀来使,加上有刘喆在一旁捧着,做为今天的开场,应该说二位赢得了碰头彩。《反七口》是一段开蒙的段子,练的是捧逗二人的配合。包袱抖响与否取决于二人一人一句张嘴的时机,抢了刨活,慢了不响,正所谓“打闪认针”!今天的二位拿捏的尚可。晓攀在数人口时为了忽悠捧哏演员,刻意加快了语速,结果吃栗子了。此处的处理,彪子认为慢慢细数,让观众听清,反到更能体现幽默之处。晓攀三思。
《五行诗》侯博山 赵博
二场是由陈九爷的两位高足侯博山、赵博带来的《五行诗》。赵博的演出在德云社和福乐社分别看过几次。记得一年前第一次看他表演的时候眼前豁然一亮!举手投足都是大家风范,加上同样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成熟的语音,相信假以时日,经得风雨,必非池物。与《五行诗》相类似的段子,如《八大吉祥》、《双字意》等,捧哏演员尤为重要。捧哏的抛砖,引出逗哏美玉般的包袱,一递一送,笑声自来。人道名师出高徒,今天的演出印证了此话。有师傅在后台坐阵,即便出现了小小的口误亦被二位灵活的化解。精彩的演出自然难逃返场。(这段评论偏了捧哏。一是对侯博山不甚了解,二来太过喜爱赵博。看官见谅!)
《八扇屏》张伯鑫 孙越
天津的名家悉数到场,伯鑫也拿出了看家本领。今天给大熊量活的是更加“重量级”的孙越。伯鑫由相声演员说话走小音入正活。一顿生气之后干脆倒在了孙越身上。亏得是孙越,换做旁人,估计登时二人皆就义于此。也许是时间的缘故吧,伯鑫今天只使了粗鲁人和苦人两扇。彪子个人认为,《八扇屏》这个段子最少还是要使三扇,正所谓“一而再,再而三”。这样才更能体现出逗哏演员的胡搅蛮缠。小孩子一扇言语不多,垫到第一扇,时间不会过脱,同时效果也会更为到位。伯鑫考虑。
《武松打店》李少杰
大碗级的人物隆重登场。李润杰先生的大公子李少杰先生是今天的一大亮点。一段《武松打店》充分展现了李派快板的大气磅礴、恢弘壮阔!彪子曾为张志宽先生、梁厚民先生的舞台风采拍案叫绝,彪子曾为生不逢时,无缘亲眼得见润杰大师的精湛技艺感到遗憾。今日得见少杰先生,听得彪子是如醉如痴,如临其境。不愧为家传,少杰先生把孙二娘的巧、武二郎的气演绎得活灵活现。李派快板讲究的是唱打多变、穿成一线。少杰先生今天的表演还适时的加入了相声小段《兵发云南》的内容,为节目增色不少。(说来惭愧,这段《打店》是本人初回欣赏,彪子说的不好,各位指正。)
《笑口常开》赵纪文 李春华
赵老师的上场一贯是那样的火爆。满场飞是赵老师表演的一大特点。今天更是跳到了台下和观众互动。《笑口常开》是个一名多演的节目,今天这段充分展现了二位的快板技艺。七块小小的竹片,敲出了动人的节奏,彪子多想有朝一日也能打出美妙的声响。唉!郁闷!(谁教教我?呵呵!)“美餐后的一袋烟”是彪子给这段继《武松打店》后的《笑口常开》的评价。
《吃月饼》陈鸣志 邓继增
陈鸣志、邓继增二位先生同是于宝林先生的门徒,久在天津演出,今天来到广茗阁真是令人大开眼界。陈先生今天段子的主人公用的是王双福先生的父亲王本林老先生。从教室出恭到历数朝代,洋洋洒洒。孩童的顽皮、先生的贪心,经老艺术家的表演,无不令人佩服。艺术家的表演不敢妄多评论,点到为止。
《大上寿》王双福 马歧
大轴又见王双福先生。依旧明亮的双眸,使老人家身上总带着几分矍铄。或许真的是时间太晚了。这段《大上寿》使的很短,其间略去了很多内容,让人听着意犹未尽。返场时马先生居然说自己从未听过这个段子,呵呵,佩服老先生的功力。
果然是一场精品的相声大会。从未见广茗阁如此满坑满谷的观众。这样的演出让观众满意、让演员惬意!期待以后……
开场《发四喜》后《反七口》高晓攀 刘喆
《五行诗》侯博山 赵博
《八扇屏》张伯鑫 孙越
《武松打店》李少杰
《笑口常开》赵纪文 李春华
《吃月饼》陈鸣志 邓继增
《大上寿》王双福 马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