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红楼 |
是谁屈杀了曹雪芹
曹雪芹的命运是个千古悲剧,不然写不出千古第一悲情奇书。但时至今日,曹雪芹死去两百多年,他生前的愿望似乎仍是没有实现。
红学家说:曹雪芹是个看破了名利富贵,大彻大悟之人。
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确。
曹雪芹看透了名利富贵,但却依然心存大志。曹雪芹不是世外之人,更不是世人意外之人,他是心存经纬却无缘施展的抱憾之人。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有这跟曹雪芹相似的人生经历,但曹雪芹并非是贾宝玉,或者说,曹雪芹是贾宝玉的前身。贾宝玉的前身是女娲补天时剩下来的一块石头,其他的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皆用作补天之用了,惟独剩了这一块遗落人间,无所作为,“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是《红楼梦》一书的书眼,更是曹雪芹一生的遗憾根结点。
写贾宝玉不好功名利禄,已经是曹雪芹富贵无望后的愤世嫉俗了,曹雪芹的透彻不是来源于了悟,而是来自于无奈而且无望。因此,曹雪芹笔下的女子才更显得才华绝代,有着比男人出众百倍的诗才、管家理财的才能,但越是出类拔萃的女孩子越是薄命之人,可见,曹雪芹真正是把自己当成了笔下的众多女子,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无治国安邦之运。《红楼梦》写的不是男女,不是情缘,而是命运。
而所有女人的命运连结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曹雪芹。
然而,时至今日,虽然《红楼梦》一书的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肯定,但曹雪芹,却一直处在一个草根写手的位置上。呕心沥血十几载,死后博得才子之名,却面临着大多数读者看不懂红楼的尴尬事。《红楼梦》的精彩之处不在于故事,因而丧失了一大批的读者,读者看小说图得是个大起大落,可《红楼梦》几百页看下去,既无大起也无大落,甚至作者还在有意掩盖精彩繁复的故事情节,一部血泪史成了中国亿万读者眼里开水白饭,滋味寡淡,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在当今的快餐社会中生生被挤进了旮旯角落,五千年的泱泱文化,到此,都成了笑谈。因此,帮助普通读者阅读《红楼梦》,也成了最为迫切的事情。毕竟,当韩国日本都已经开始研究“红学”,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却仍处在蒙昧状态,如何不令国人汗颜,如何不受世人指点?
于是,在今天,两百多年以后,应该再度为曹雪芹正名。让这个生前破衣寒毡的文学伟人在今天绽放异彩,扬名于海内外,因为,作为曹雪芹既有这个志愿,更有这个实力。我们生在一个有《红楼梦》的时代,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是何其的幸事?而生在一个可以不受限制地阅读《红楼梦》时代,又是何等的自由和快乐。读不懂《红楼梦》,你不会懂这样的快乐!
前一篇:主流红学的出路在哪里
后一篇:倡议大学开设《红楼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