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Value》好书烂书--《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

(2009-01-22 09:48:33)
标签:

文化

分类: 价值投资读书会

《Value》好书烂书--《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
樊树志 著
中华书局 2007年4月第1版
阅读指数:★★★

本书曾被《亚洲周刊》评为2007年10本最佳非小说类书籍之一。作为复旦大学的老教授,樊先生治学严谨平实又不失趣味。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也就是崇祯元年到十七年的历史,确实是让后人颇堪玩味的一段日子。樊树志把不少问题揭示了出来,如崇祯即位以来,任命阁员三四十名,其中并非没有贤能的人,但有权有谋足以驾驭政府各部门的干才,能够提纲挈领的只有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而他们都不走正道,是奸臣。温体仁精明干练,在内阁中,每当遇到刑名钱粮,名目数字繁多,头绪错综复杂,众人都面面相觑,一筹莫展,唯独温体仁一览无遗,过目不忘,从无差错涂改,同僚无不佩服他。而且,温体仁在贪风弥漫的官场尚能廉谨自律,不接受贿赂。温体仁八年辅政后,被赶下台的原因也是挺有意味的,皇帝发现他原来也有“党”,也就是说他也有派别,这是皇帝不喜的。
崇祯帝自称“朕非亡国之君”,有一定道理,他是明代罕见的勤劳皇帝,皇宫生活也简单朴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昏君”。但从今天看,崇祯刚愎自用,喜欢干预具体的作战方略,用人不当,被李自成与清军两面夹击而亡国,是有重大责任的。昏君极度的不作为与崇祯的极度作为而误事,道德上可能不同,但效果可能是一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