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ue》杂志2008.7月刊重点文章推荐

标签:
财经 |
分类: 价值杂志重点文章推荐 |
1、封面故事:投资界的苏格拉底——2008年威斯科年度股东大会
每年的伯克夏股东大会上,芒格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没有什么可补充的。而在Wesco股东大会上,芒格则是唱独角戏,充分发挥出水平,与股东们进行一场漫长的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游戏。如此股东大会全世界恐怕找不到第二家。2008年的股东大会上,芒格讨论了当下的投资环境,以及伯克夏·哈撒韦现象的经验,并对股东提出的关于次贷金融危机、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石油、会计原则、保险和健康护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解答。
2、编辑者言:韩国走走
2008年的五一节,和妻儿一起去了趟韩国的济州岛、大邱和浦项。济州岛民风淳朴,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证,非常适合自助旅游;大邱是韩国第三大城市,但在“大邱帮”和“光州帮”的政权交替中,经济遭到严重的削弱;而浦项的钢铁厂曾经轰动业内,引来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相比五年前去济州岛,这次在吃和玩上更为轻松,浦项渔村的海蟹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3、特别报道:债券天王畅谈全球经济大势
全球最大债券基金的操盘手比尔·格罗斯在近日接受的一次采访中,谈到了自己对股市、房市、债市以及人生哲学等方面的看法。格罗斯认为:过去12个月的美国房价跌幅已超过10%,如果持续跌破20%,对美国经济会造成比网络股泡沫化更大的伤害;美联准应该把一些子弹转移过来处理国内财务的问题,转向救房价;债券方面,如果投资人买到对的银行债券,可能取得6%-8%的收益率。
4、与胡海聊天:这是一个趋势的世界
无论是基本分析还是技术分析,都有两个基本的截然相反的策略——“趋势投资”(成长性/技术突破)和“逆向投资”(价值/超买超卖)。中国的股市更具“趋势性”还是更具“逆向性”呢?作者根据所搜集到的1991年以来的交易数据和除权数据作了统计,发现如果是以1年时间为期限的话,到目前为止,中国股市的“趋势性”似乎更明显。
5、资本市场:有钱人也烦
作为投资圈里最受幸运之神眷顾的人,魏东的纵身一跳,令无数人惊叹和扼腕。潮起潮落,同时代的资本大鳄一个接一个毁灭,但魏东及其一手创立的“涌金系”却越来越“成功”。然而有钱人也烦。当魏东的身价达到300亿元时,他已不属于他的家族甚至于不属于自己,涌金系成了一支舰队,所有人都搭在这条船上谋取各自的利益,而风险都系于船长魏东一人身上。当下中国,几乎所有的资本高手都是巴菲特的信徒,却忽视了培育巴菲特的生存土壤,等想明白这个问题,为时已晚。
6、巴菲特俱乐部:壮年巴菲特——《投资大家巴菲特》导言
本文是《价值报告》(第二辑)之《投资大家巴菲特》的导言,即《股神语录》(四),收录了巴菲特早年给合伙人的信(1959-1969年)。巴菲特早年的思想没有后期那么幽默阔大,但朴素实用,是一般投资者了解价值投资的最佳法门之一,值得收藏。
7、价值投资者观察:关注具体细节
自1998年年中罗伯特·利措夫(Robert
Lietzow)推出自己的第一只基金以来,这只基金剔除费用后的年化回报率为17.2%,同期Russell
2000指数的年化回报率为6.9%。他希望寻找那些主要给全球市场提供服务并拥有防御型品牌特权的企业,如今他在许多领域内找到了这样的企业,包括铝锻造、汽车安全设备、水泥、炭沥青和焊接设备等领域。本文中罗伯特·利措夫将向我们解释,为何没有魅力的企业会成为伟大的投资、哪些东西可以让企业具有防御能力、投资目标最理想的市值规模、投资如何像打高尔夫球,为何他认为市场忽视了Kaiser
Aluminum, Autoliv, Texas Industries,
Koppers和Thermadyne这些公司。
8、新能源:玉米乙醇熄火
经过十年来近乎每年两位数的增长,乙醇自2005年起成了大宗商品市场上的热门话题和美国议会的热点议题,大多数人认为乙醇是一种可以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可再生能源,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PIMCO的执行董事约翰·布伦乔尔森和副总裁马克·休斯认为,玉米乙醇的爆发性增长并未对原油的供需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乙醇的热情更多源于政策制定者们希望对当前的重大问题有所行动。
9、资本市场:
汇源果汁的三次“私募婚姻”
汇源果汁从2001年到2007上市前的6年期间,前后总共实施了三次私募,演绎了三次“私募婚姻”。每一次私募虽然都经历了很多艰辛和困难,但也导致汇源更加成熟,迅速提高了对资本市场的驾驭能力。汇源的前两次私募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进步和提高,对企业来说,如果合作对象不能志同道合,对企业发展将带来拖累或伤害,宁可果断“离婚”。汇源在第三次“私募婚姻”后实现了成功上市,最终为其发展划上了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