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 |
分类: ★精品文章★ |
转自胡海的BLOG
胡海日记
[2007年10月22日]
- 郎咸平总是以“为民请命”的形象自居,但对这几年中最大/最明显的国有资产流失——股权分置中“国有股”向流通股东的流失,却只字未提。因为他知识,他是以愚弄大众起家的,而批评国有股“让利”会得罪大量股民“大众”。
- 国有股让利,显示了很多民主政治都会遇到的问题:利益集中的小团体,能以利益分散的大众的整体利益损失为代价,获益。很多人都说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是大牛市形成的重要原因。但正是大牛市的出现,说明了此次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大股东让利,是没有必要的,并导致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
- 所谓“专家”说要“让利与民”,但国有股让利的真正损失者是全国人民,而获益者是在让利前持有股票的股民。相对这部分股民,受损失的全国人民,数量要大得多。但因为分到每个全国人民头上的损失很小/很不具体,所以没有人来出来反对——或者有人出来,也得不到多少呼应。相反,那些股民的数量虽少,但相关利益巨大/明确,所以这些人的声音就很强。
- 这次股权分置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那些法人股投资者和利用信息炒作的相关人,专家们所谓的那些为中国股市做出贡献的广大散民,早就已退出市场,根本没分享到这些利益。当然,如果没有那些可以从中获益的人,也就没有人会真正极力到推动全流通。
- 从中也可以看到,一个基本的投资策略:与政府对着做,通常确实是能获利的。国有股让利,将股票大甩卖的时候,买进。当国家拼命买入美元的时候,卖出。英国政府大举抛黄金的时候,也是金价的最近点。
- 很多人说在中国,听政府的话,最没错的,总能赚钱的。比如当年的股票/国库券等。但这并不违反上述法则。要和政府所“做”的对着做,而不是和政府所“说”的对着做。政府很多时候所做的和所说的是相反的。政府“叫”大家买股票的时候,实际上他是在“卖”出股票。如果政府真的认为股票那么好的话,他就不是叫大家买,而是自己动用国库来买。
前一篇:四答大可
后一篇:实用主义地理解价值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