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杰出投资者的品质

(2007-08-28 10:30:59)
标签:

证券/理财

分类: 编读往来
                          杰出投资者的品质
                                 ——《华人杰出投资者》读后感
 
  2007年8月23日晚9:30飞抵上海,第一位约见的朋友就是《VALUE》的主编张志雄先生。10:15志雄兄到,顺便带来了刚出版的《华人杰出投资者》一书,封面素雅、宁静,第一眼看过就非常喜欢。
  2007年8月25日,早早赶到浦东机场,在候机楼处理完电子邮件,拿出志雄兄送的《华人杰出投资者》读起来。虽然我也是被访谈者之一,但并不知道出版书的具体经过。听人说这本书卖几百块钱,心里也曾嘀咕,既然编了书,就是让人看的,但为什么要卖如此高的价格?有什么精彩内容能对得起付出“高昂代价”的读者?我抱着怀疑的态度开始阅读此书。
  没想到一开始阅读,从黎彦修开始,访谈内容就深深吸引了我。从候机楼到飞行的过程中,一直到晚上11;30分,终于将访谈录全部看完。随即给志雄发了个短信:“至少从文字和学识上,《华人杰出投资者》一书让我感觉非常动人与精彩,也让我学习了很多、受益非浅。”
    我并不认同“杰出投资者”的提法,估计这本书的被访问者大多数内心也没有这样的意思,我赞同来自台湾的黄庆和先生的观点:“衡量投资大师要用30年的时间。确立一位基金经理人历史地位需要10年,10年代表了市场的两个多空周期。如果要给一位经理人下定论,要看20年以上的业绩,20年基本涵盖了基金经理人从当上基金经理到退休的工作经历。衡量大师级基金经理的标准更严格,要用30年。要证明大师的投资方法的有效性必须要用30年时间,30年才能奠定权威的地位。”
    今年5月9日在洛杉矶开Wesco公司的股东大会时芒格说:“巴菲特65岁以后的投资技巧突飞猛进。”从巴菲特1956年在家乡奥马哈创立投资合伙人公司-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到1996年他65岁,30年的时间巴菲特在持续不断的努力学习,今天依然。芒格说:“巴菲特是他见过的最善于学习的人。”我发现这十几位投资者与巴菲特先生一样是非常愿意学习的人,这是他们身上共同的品质。正像黎彦修先生说的“关注自己的核心竞争领域,又不固守成功经验,锐意进取......我不敢把自己当成标杆,我们充其量只是金融市场的好学生。”
  成为金融市场的好学生,这可能是投资成功的必备品质。在我理解,金融市场是一个没有成就感的行业,你今天的成功可能就是你未来失败的隐患。你每天必须面对新的挑战,想那些永远具有不确定性又注定会发生的事情,为此你必须要有一种开放的、很谦逊的内在性格,这样才能增强你的洞察力与判断力。这条路上没有止境,甚至即便像巴菲特与索罗斯先生一样出色,也只是生活的选择而已,你选择的这个职业,做好是应该而且是必须的。
  当然,走这条道路也像其它的事业一样,极其艰难,你需要有忍耐力与坚强的性格,市场往往会对我们的忍耐力与自信心进行反复的考验,就像江平先生讲的:“你要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强的,能够打败一切对手......有时我必须要有自信,不然真的会夸掉......而且你必须在整个过程中,注入生命和感情,要真正热爱这个事业。”
  相信赏识、保持客观也是成功的重要品质。“极为冷静,对自己超强地自信,同时又能非常客观地看问题,不停地认识自己,认识了再认识,自我反省。”这是江平先生总结的成功的性格要素,也是我看到的其它13位投资者一些共同拥有的品质。
  这些品质,加上严谨、刻苦、认真、做事踏实,再具备些悟性、天赋与运气,也许就是本书的访谈者能有今天的成绩与在未来更久远岁月生存下去的保证。
 
 
    [备注:我只是金融市场的一名小学生,这是我此时的感受。我希望努力学习,永不放弃......另外,虽然不认同“杰出投资者”的提法,但对张志雄与严建红先生的辛苦与努力表示感谢!也对他们精彩的文字和深刻地洞察力,表示钦佩!
 
但斌2007年8月26、27日随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